桩基施工通病如何防治,看看这些要点有用么?
桩基施工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工序,但由于桩基种类繁多,施工工艺差异大,且施工地层结构复杂,更容易在此环节发生质量问题,因此,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同时若发现问题还应及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处理。下面整理了相关要点,一起来看看吧。
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断 桩
桩基施工时,常因为制作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够;桩吊点或支点位置出现偏差;沉桩时遇到坚硬障碍物;沉桩时锤击力度过大,次数过多等造成桩身出现断裂现象。
防治措施
(1)制作桩时确保骨料级配和混凝土和易性,且混凝土灌注时间、间歇时间不应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同时还应保证桩符合强度、平直度的要求。
(2)对于有流沙层的桩基,应掺入密度低,粘度好,固壁能力强的外加剂,如膨润土、羟基纤维素、铬铁木质素磺酸钠盐、煤碱剂、碳酸钠等,以加强泥浆的粘结性能。
(3)应避免桩的密度过大,且振动桩的间距不应大于4倍桩径,但若桩距小于3.5倍桩径,则应控制相邻桩施工的时间间隔。
漏 浆
桩基施工时,常因为护筒埋置太浅,接缝不严密,回填土夯实不够,地层中岩石的缝隙或溶洞等情况造成漏浆现象,主要表现为护筒外水面冒出气泡或浑水。
防治措施
(1)应适当增加粘土用量,调整泥浆密度,并用粘土将护筒周围回填密实,以防护筒底部接缝处漏浆。
(2)应在钻头穿越护筒前后采取慢速钻进的施工方法,以降低提锤高度,保证泥浆护壁效果,从而避免振动过大,导致砂层液化漏浆。
(3)发现漏浆现象时,若接缝处漏浆不严重,可用棉、絮堵塞,以封闭接缝;若漏水严重,则须挖出护筒,并在修理完善后方可重新埋设。
颈 缩
桩基施工时,常因为钻头磨损过快且未及时补焊,拔管速度过快,护壁泥浆性能差,成孔后未及时灌注混凝土,钻进进尺过快等导致颈缩现象出现。
防治措施
(1)钻孔前应判别土层情况,若含有软弱层或塑性土,则应进行扫孔,以扩大孔径;若存在遇水膨胀等不良地质条件的土层,则应利用失水率小于3~5mL/30min的泥浆进行护壁,以降低失水。
(2)应控制拔管速度,一般土层宜为1m/min,软弱土层及软硬土层交界处宜为0.3~0.8m/min。
(3)施工过程应及时检查钻头,若出现磨损,应将磨损较多的钻头进行补焊并扩孔,以达到设计桩径。
塌 孔
桩基施工时,常因为泥浆相对密度不够,护筒埋置太浅,清孔操作不当,提升钻头、吊放钢筋笼时碰撞孔壁,空钻时间过长等造成桩孔坍塌。
防治措施
(1)埋置护筒时应在护筒底部及周围夯填粘土,并在护筒周围均匀回填,同时还应密封好护筒间的接头,以确保护筒的稳定。
(2)在松散粉砂土或流砂中冲孔时应选用较大相对密度、粘度、胶体率的泥浆或高质量泥浆,并控制进尺速度。
(3)提升钻头、下放钢筋笼作业时应对准孔中心竖直插入并保持垂直,以防止触碰孔壁。
偏 桩
桩基施工时,常因为施工场地不平整,沉桩时遇到坚硬障碍物,钻机底盘不稳固水平,钻进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降等造成桩位偏斜。
防治措施
(1)放线后须保护好所放点位,以免因钻机碾压造成桩位偏移,且应在核实桩位并与四周桩校合后再进行打桩施工。
(2)应将打桩场地夯实整平,并保证桩帽、桩身和桩尖在一条垂直线上,且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打桩,同时沉桩时应轻锤慢击并保证接桩垂直。
(3)若在浅部遇到如老基础、大块石等障碍物无法排除时,应先用钻机钻孔将障碍物钻穿,再将桩植入孔内进行沉桩,且钻孔垂直度偏差不超过孔深的0.5%。
质量控制要点
1、打桩前应对邻近施工范围内的原有建(构)筑物、地下设施、施工机械等进行检查,若发现问题或机械故障,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2、桩机司机须具有岗位资格证,持证上岗,且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要点进行施工,并时常检查机械运转情况。
3、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才可起吊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才可进行运输和打桩。
4、定桩位时须按照施工方格网实地定出控制线,再根据设计的桩位图将桩进行逐一编号,然后根据桩号所对应的轴线、尺寸施放桩位,并设置样桩,以供桩机定位。
5、施工时,若护筒偏位大于2cm,应在下放最后一节钢筋笼时,利用钢筋限位确保钢筋笼笼顶中心与桩中心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