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方案评审总出错?那是因为你疏忽了这些细节!
基坑围护方案评审原则:围护结构体系应符合工程实际,选型合理,计算正确,技术可行,经济选用,内容齐全,图纸详尽,操作性强。
评审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前置性审查、文字表述、计算书、施工图。
让我们来看看评审要点都有哪些吧~
基坑设计方案评审资料应包括:基坑围护设计方案(包括文字说明、计算书和施工图三部分,并提供电子版)、基坑围护设计单位资质证书及营业执照、设计人员的注册证书复印件、周边市政管线图、地下室结构施工图、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等。
具体评审要求如下:
一、前置审查内容
1、围护设计单位是否具有相应资质,设计人员是否有岩土工程注册章;
2、设计依据是否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内容的齐全性
基坑围护设计方案的内容应包括文字说明、计算书和施工图三部分。
文字说明
1、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
编制依据,工程概况,周边环境条件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重点难点分析,围护型式选择,围护体系技术要求,基坑开挖及施工要求,现场监测和应急措施。
2、工程概况评审要点
a)工程规模、用地红线范围、各方建设主体、建筑结构概况。特别是地下室结构设计情况,包括周边承台、地梁、电梯井、消防水池、集水井、汽车坡道、后浇带的分布情况、工程桩形式等;
b)基坑开控深度的确是否合理。软粘土、承台分布较密、有地梁的地下室,宜取承台垫层作为基坑开挖深度,其他情况可综合考虑;对于靠近基坑边坑中坑或局部较深的,应综合考虑开挖深度;
c)基坑安全等级确定是否合理。
3、周边环境评审要点
a)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基础形式、结构形式、建造年代、现有状况的描述及对基坑影响程度的分析;
b)周边道路的距离;管线的管型、管径、距离、深埋等;河流分布、边坡状态或完整性及可能对基坑的影响、自然地坪村高的描述等及对基坑影响程度的分析;
c)基坑开挖对重点建筑物、构筑物、管线影响的分析。
4、地质情况评审要点
a)应结合专业单位提供的地质报告,复核提供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容重、抗剪强度指标、渗透系数、压缩模量、含水量、孔隙比等)是否齐全,复核相关物理力学参数取值是否正确、合理;
b)应特别注意是否存在不良地质条件,如承压水、流砂、沼气、暗塘、淤泥质土或软弱夹层、断层、岩溶(洞)、河流等,基坑设计是否已考虑不良地质情况对基坑安全带来的影响;
c)提供的勘探点线平面布置图、工程地质剖面图是否齐全。
5、围护设计选型合理性的评审要点
a)围护型式是否综合考虑了工程结构、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工程施工工期及可行性,是否安全、合理、经济;
b)方案的比选和确定是否全理;
c)基坑围护是否超红线;
d)平面支撑体系的道数、形式、间距是否合理;
e)是否结合地质情况、周围环境、围护体型等综合考虑降排水情况,重点关注降水是否可行,降水对周围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计算书与降水控制标准是否吻合,承压水的处理方式,降水方式及构造,封井的数量及时间;
f)是否考虑了总体施工顺序及施工的可行性;
g)基坑变形的控制值是否合理,变形对周围环境影响是否是合理及可控;
h)对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建筑结构的难点重点所采取的对策是否合理。
6、围护体系技术要求的评审要点
a)施工顺序是否合理,是否覆盖了所有的施工工序,技术参数是否全面、合理、准确;
b)施工工况是否全面、合理,对施工是否有清晰的指导意义;
c)是否明确提出了围护体质量检验的标准、检验标准是否合理、符合规范要求,检验标准是否和设计计算参数相一致。
7、基坑开挖及施工要求的评审要点
a)是否结合围护设计情况、施工场地条件、道路交通情况、销售要求、施工进度计划要求等提出基坑开挖和施工要求;
b)是否结合场地地质情况(特别是含水量较高的软粘土层)、结构后浇带分布情况、工程桩保护要求(特别是预应力管桩)等提出基坑开挖和施工要求;
c)土方开挖分层、分段的参数是否合理;是否提出了汽车坡道、坑中坑的挖土要求;
d)是否结合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建筑结构的难点重点采取了针对性开挖措施;
e)是否明确对基坑周边限载的要求;
f)其他针对性问题。
8、现场监测和应急预案的评审要求
a)监测平面布置是否合理;
b)监测的内容、数量、频率、警戒值是否符合《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
c)监测点布置是否具有代表性;
d)周围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等的监测要求是否满足安全要求;
e)应急预案是否全面,是否针对工程基坑开挖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情况、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措施。
计算书
a)荷载取值是否合理,深厚的新填土是否已按超载考虑;
b)土层力学参数取值是否合理,是否考虑了土层分布的最不利状态;
c)输入的参数是否有误;
d)计算剖面是否齐全,孔位选择是否正确,土层是否表示在剖面图上;
e)计算过程是否正确,计算内容是否齐全,计算深度是否与图纸吻合;
f)计算的工程是否与图纸及对施工的要求吻合;
g)计算结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施工图
a)图纸是否齐全,表述是否清晰,前后是否矛盾;
b)平面布置是否合理,支撑布置是否合理;
c)周围环境图是否清晰、明了;
d)剖面选择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考虑了地质剖面的变化、开挖深度变化、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形式、周围环境情况等因素综合确定;
e)剖面及节点是否清晰、准确,是否与计算书一致;
f)基坑降排水布置是否合理,深度是否恰当,构造是否科学;
g)止水帷幕设置是否合理;
h)结构换撑是否合理;
i)监测平面布置是否合理,监测的内容、数量、频率、警戒值是否符合规范和工程实际情况,监测点布置是否具有代表性,对周围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等的监测要求是否满足安全要求;
j)图纸总说明内容是否齐全、详细;编制依据是否全面、正确,是否提出了围护体系技术要求、重点难点技术要求、降排水要求、基坑开挖及施工要求、基坑监测要求及应急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