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土木论文>园林论文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综述

 更新时间:  编辑:土木龙

  【摘要】 亲水是中国人文生活永恒的追求,古人向往的是自然的地理景观,以青山绿水、烟波浩淼为美。当代人除此之外,还追求有人工建筑的美,如园林、水景、水城、亲水乐园和水的文化氛围。当代景观设计在突出景色的同时,还需要维持河流的自然生态,不去破坏生物繁衍生息的多样性环境条件。  

【关键词】 水景 景观 生态 自然环境   

一、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几个趋势   

(一)保持河流生态的完整性   
自然中的河流正在我们的周围逐步消失,所以,保护我们接近自然状态的河流,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时至今日,[4]人们的观念已发生变化,纯粹意义上的河流改造的一些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软性的”或“多自然型的”河道改造,成为新的口号和时尚。河底已不再全用混凝土铺装,河流的走向一改过去僵硬笔直的形态,既有宽的地方,也有窄的地方,水中有小岛,河水有很小的自然落差,还有浅滩和深潭;河岸的防护和加固,以生物固坡代替工程固坡,使“人工河流”又重新成为自然中的河流。一条自然的河流,必然有凹岸、凸岸,有深潭、有浅滩和沙洲,这样的河流形态至少有三大优点:   
1、它们为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境,是生物多样性的景观基础。   
2、减低河水流速,蓄洪涵水,消弱洪水的破坏力。   
3、尽显自然形态之美,为人类提供富有诗情画意的感知与空间。   

(二)引入历史文化背景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5000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充分反映在景观设计行业,每个景观规划设计,建设项目方都会希望有一个吉利的文化内涵,虽说滨水景观中只有一个排水和娱乐功能的用地。但为避免机械化文化内涵引入,牵强附会,进而发掘河流本身的文化历史和人文故事是必不可少的。   
故此,城市河流设计不仅仅要考虑到其具有的[3]供应水源、防洪排涝、提供绿地、保护环境、自然保护、旅游娱乐等各项生态功能,还要考虑到景观要与城市的文化氛围融合,使拼合景观与历史的变迁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城市的风格、市民的风格结合起来,使人们在享受美好风光的同时,也能受到文化的熏陶,达到人与自然的融合。在景观方面,注意水、绿树与城市景观的相辅相成,如倒影、夜景等;在河流的自然形态方面,注意河道轮廓、流态、瀑布、河湾、深潭、蜿蜒程度、沼泽大小、湿地分布等。   
所以在做河流景观设计时,不应仅仅只做河流和护岸的设计,还必须始终把包括护岸在内的河流风景整体作为设计的对象,这一理念是很重要的。

(三)河流断面设计向自然河流断面靠拢   
河道具有行洪、排涝、引水、灌溉、航运、旅游等功能,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设计不同的河道断面形式。较为常见有复式、梯形、矩形、双层等。   
早些年,出于河道畅通、航运便利的考虑,城市河道尽可能的取直线,河岸宽度保持等宽,河流断面多为相同的矩形断面;出于安全考虑,水面距离较远,且有护栏相隔离。虽然统一的横截面形状会给人以整齐划一、左右对称的形象,但是也显得极其呆板,留有明显的人工痕迹,且不利于水生植物和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对生态环境构成不利影响,时至今日,这种设计风格已经不能适应人们对生态和景观的要求。  

(四)分阶段主题突出化   
在一定的长度中,一定要有个主题突出的亮点,可以是小花园,也可以是一组小品,切忌单调划一。   
城市河流不仅仅只起通航、行洪的作用,现在更多是作为城市的生态的象征,营建具有多重功能的河流,已经成为了设计师的共识。但是对于城市河流(长江这种类型的除外),局限于场地的限制,在狭窄的河堤上营造大型、复合的景观,发挥河流休闲功能是不可行的。所以现在多采用修建滨水公园和在一段河流上修建一组小品的方法来突出河流的休闲功能。   

二、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一)河道护岸形式   
在河道景观设计中,对普通段护岸的要求是,护岸外表朴实无华,易于融入到整体风景中去。护岸的平面形状以舒缓怡人的程度作为构思的出发点,不要搞小尺寸的变化,不使其产生小圆弧式的变化,以免破坏河川景观的怡人效果;不要为了景观的变化而在护岸平面形状中引入多余的曲线。   
常见护岸形式有:山石护岸、仿木护岸、真木桩护岸、生态墙壁护岸、轮胎护岸、干砌石护岸。   

(二)景观节点和景区的设置   
城市河流通常不是太短,相同的主题,同样的的河岸设计,是不利于创建滨河主题公园。因此,如果场地和资金允许,可以把河流分解,赋予不同的主题,或基于天然的,历史或基于文化为基础的,并基于主题设置建筑景观,从而实现了多层次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色色,历史与现代的相融合。   
景区设置充分考虑到河的具体位置特性,如果有一个更开放的地理条件,适合做宽阔的河流,建立生态护坡,岸坡种植和铺设大型的绿地,建立放松休闲的设施,主题以自然生态为主;要是有一些历史景观,可做一些仿古的设计和建造,反映了历史的雕塑性。相对狭小的空间内,你不能营造大面积的水体景观,只能做一个矩形截面,岩石护坡海滨游廊。总体而言,景观的主题是没有生硬的规范,可根据该场地的灵活选择是最好的创意,根据城市的文化,历史和特定的地理相结合的设计建设。  

(三)河堤连续生态绿地的塑造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滨水区是具有生物多样性特性的区域,和城市公共绿地不同。如果设计人员在现场调查中,看到一个幸存的湿地,候鸟的栖息地应该在设计方案中设立一个保护区,为那些未知价值场地预留发展空间。结合这些自然的细节与海滨相结合的设计本身就是最独特的滨水景观设计。   
在做河岸上的配套设计时,不要让可通行的道路隔离大块的绿地,如果你要设置的通行路径,你可以考虑用石块散铺,以确保连续性绿地空间。要注意草地、灌木和大型树木的高低搭配问题,尽量避免树下无草,草上无树的情况出现,同时还应该注意不同种草的搭配问题。

(四)水生植物的选择   
一个完整的水生生态系统,不但要有洁净的水源、水生动物,还必须包括各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不但是各种鱼类的食物,还是它们的栖息地。同时,水生植物对净化水质、降低水体富营养化、增强河流的自净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常用的野生植物包括:水生的荷花,茭白,菖蒲,旱伞草,茨菇等;湿生和中生的包括芦苇、象草,白茅和其他茅草,苦苡等。   
注意:由于水生植物的特性不同,南北方的气温、水质、降雨量等不同,所以选择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水生植物的特征匹配后确定,这样可以提高水生植物的成活率。  

(五)建设亲水活动设施(栈桥,码头,亲水平台等)   
1、栈桥亲水河岸   
(1)梯田种植:水位高低落差之间的河岸修筑几道挡土墙,墙顶部在不同的水位分别被淹没,墙体围起的空间回填淤泥,从而形成了一系列梯田式水生和湿生种植,不同的时间内它们是完全或部分地浸没在水中。   
(2)海滨栈桥:此梯田种植台上,凌空搭架一系列格子状临水步行栈桥,这些也会随着水位的高低变化而变化,都可接近水的表面和各种水生湿地生物。在同一时间,水流可自由调整,高挺的水草也可掩盖的地上部分的挡土墙和栈桥。行走其中就像漂在水中或植物灌木丛上。   
(3)水际植物群落:由水深的变化,选择原生植物形成水生-沼生-湿生-中生等植物带,使堤岸成为各种原生水生植物群落的秀场,这样就会使远离自然,生活在城市的人,有机会欣赏到美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   
2、停泊区设计  
受场地限制,[5]城市景观河流的停泊区一般都特别的小,通常是把河道加宽、修整后改建,样式相对比较简单明了。在设计时,要注意和整条河流的主题、相关的建筑物相符就行了。   
3、亲水平台   
在公园、湖泊、河流、湿地、海滨等以水资源为依托的景点非常注意对亲水平台的打造,主要表现在景观浮桥、水上步道、观景走廊等。 

(六)小品和配套设施   
1、跨河桥设计   
跨河桥应根据河道两旁的建筑物与环境的不同,作为的形式、颜色也应各异,不要让河上的桥成为整个环境的凸起。   
(1)通航为主的河道   
此种桥梁首先满足公路交通的需求,要有适宜的承载力和宽度,桥梁高度还需要满足通航的要求。故此,这样的桥梁一般都为混凝土结构,根据河流宽度设计为三跨或四跨,路两侧有较宽的人行道,兼通行小型机动车辆。   
(2)有历史古迹的河道   
此种桥梁一般只用来通过行人,不需要较大的承载力,故多为拱桥形式,材料为混凝土仿木结构或者纲结构。   
(3)以景观为主的河道   
此类桥梁一般也禁止通行机动车量,拱桥和平板桥形式兼而有之,桥墩材料多为混凝土结构,栏杆用大理石作为装修,显得整洁、大气,颇显档次。   
(4)简易景观桥梁   
此种河水位一般不深,且没有大的交通任务,一般只是供游人渡河之用,多为石块堆砌而成,在丰水期,此石块可以被淹没。   
2、配套设施   
(1)草地灯   
(2)垃圾灯   
(3)指示灯   
(4)休憩设施   
(5)栏杆   
(6)草间小径   
(7)管理房设计   
出于管理或安全的目的,需要修建一些小房子,作为管理房、变电室或闸房,设计时,要是注意不要使修建的小房突兀于景观之外,尽量地和周围的风景融为一体。   

三、生态护岸   

生态护岸是说自然的河岸恢复后有自然河岸渗透性的人工河堤,可以让河水系统充分调节,可以充分保证水体的交换,也有一定的抗洪强度。  

(一)功能   
生态护岸除了护堤抗洪的基本功能,河流的水文过程,生物过程具有以下功能:   
1、溢洪道填干,调节水位。生态护岸通过使用天然材料,以形成一个“渗透性”接口。丰水期,河水渗透到提外含水层储存,防洪减灾,旱季,地下水渗入河堤入河,起调节水位的作用。此外,大量的植被生态护岸也有储水作用。   
2、增强水体的自净。有机污染物在河流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的过程中消减,从而提高自净,改善河流水质,生态河堤建成的鱼巢,鱼道,与地层水形成不同的流速,使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氧气,促进水的净化。   
3、生态护岸对河流生物生态链保护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滨水区生态护岸植被和堤内的植物的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生态护堤护岸坡脚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多种生物的生长,多速度的变化,栖息地的鱼类和其他水产动物和两栖类动物有了繁殖避难的住所;生态河堤郁郁葱葱的绿树草丛不仅仅为陆地上的昆虫,鸟类提供觅食,繁殖的理想场所,并且浸泡在水中柳树的枝条,根系成为鱼类产卵和幼鱼避难,觅食的地方,复杂的土地和水生物形成共生生态系统。   

(二)分类   
生态护岸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   
1、自然原型护岸:主要植被保护河堤,使堤岸保持自然的特点。这种生态护岸一般用在农村的河流,很少使用这种方式在城市。   
2、自然型护岸:不仅种植植被,也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以加强堤防的抗洪能力,石笼,木桩或砖石结构护底,与灌木丛结合,可加固堤岸。此护岸方法有许多优秀的中国传统园林应用的例子。   
3、各种性质的人工护岸:自然型护堤的基础上,用钢筋混凝土的材料,确保大的护洪能力。   

四、河道的自然恢复   

[2]自然河道的各类地貌类型是自然流水过程长期作用的结果,其结构和形态都与自然河流水文过程适应。好的设计应该积极顺应河流自然过程,积极保护、并借鉴利用河流自然形成的各种地貌结构。自然状态下的河床起伏多变,基质或泥或沙或石,丰富多样,水流或缓或急,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镜组合,从而为多种水生植物和生物提供了适应的环境。而水泥衬底后的河床,这种异质性不复存在,许多生物无处安身。   
河流治理措施已经比较成熟,包括重建的沼泽,恢复已经修起的河段,束窄太宽的河道,除去混凝土结构的护岸。一般步骤:利用河流地貌的基本原则,使用各种非结构化或结构花手段,让浅滩,深潭、河床及混合混合的渗透性河底基面等自然特征,或通过保护、恢复措施,以促进其自我恢复,在此基础上进行生物和美学方面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李海燕 谢梅:《从城市河道治理浅议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见《徐州第五届青年论文集》上册,181页,2005。   
[2] 杨修:《广西小城镇滨水区景观规划研究——以环江县为例》,2009。   
[3] 戴梅:《对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思考》,见《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年2期。   
[4] 林小彬:《浅谈福州市滨水景观设计》,见《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06-25。   
[5] 陈豪:《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研究--以深圳市坪山河为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