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智能建筑的电器安装质量安全
1智能建筑概要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对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在GB/T50314-2006中,智能建筑是一个大概念。它包括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和机房工程。原来的安防、消防、楼宇自控、电话/电视/计算机、网络统统收入囊中,包括信息通信、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建筑电气等技术领域,涵盖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办公、商业、文化、媒体、体育、医院、学校、交通和住宅等民工业建筑等智能化系统的工程设计。智能建筑不是特殊的建筑,它主要由4A组成,即BA大楼自动化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CA通讯自动化系统、SA安全自动化系统。
2智能建筑的主要设备和构成
智能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以分布在建筑各处的远程处理机和中央处理系统设备,通过总线桥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包括系统设备(包括主机、网关、通讯设备、DDC、控制屏等)、系统输入设备(包括各类温、湿、压力、流量、电量传感器、水流开关等现场设备)和输出设备(包括各类风门、执行器、阀门及其执行机构等)等。
3智能建筑的电气安装技术
为保证智能建筑整体运行的先进水平和安全,对电气施工安装提出严格质量监控,具有重要的意义。电气工程与建筑工程、装修工程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布线系统又大多附着于建筑物内外表面。;电气工程与其它各专业工程在平面和立体上有一个综合布置、先后次序的问题,需要尽最大限度避免相互干扰施工。电气工程有受电、送电、用电的自然流程,不符合这个流程的施工组织往往会贻误用电设备和器具的试运转。做到在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协调各种专业施工队伍使各施工单位协调配合,交错施工,质量达标,适时办理交接手续,现场督促补管,分清专业施工界面强电和弱电,耐心磨合,交错施工跨专业之间的施工、调试、需要仔细安排,早作分析,协调进行。
3.2认真阅图图纸是施工的前提和依据,只有详细核对图纸,对工程中各系统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做到对工程质量的预控。
3.3熟悉规范,严格质量管理智能建筑电气施工质量规范条框较多,技术要求较高,在工作中,一定要严格质量管理。材料的质量是施工质量好坏的关键,要始终把材料质量的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3.4实现质量目标的预控在质量管理中,一定要根据合同仔细推敲,严格管理,实现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明确关键,制订措施,根据规范对工程质量预控。除了材料的自身质量保证外,也要保证系统的功能。
3.5远程处理机的安装要求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与各RPU之间的通信是透明的,可利用同一线路不同的RPU完成同一个控制系统。一般而言.BAS系统大量监控的是空调机组,所以将RPU布置在机房之中或附近.把空调机组控制系统使用后剩余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连接附近的水流量计、水位信号、照明控制等。为了日后的发展.RPU的接口要留出20~30%为宜。
3.6BAS线路安装要求在BAS进行布线时,要注意某些线路需要专门的导线.如BAS的通信线路、温度湿度传感器线路、水位浮子开关线路、流量计线路等。它们一般需要屏蔽线。或者由制造商提供专门的导线。电源线与信号、控制电缆应分槽、分管敷设;DDC、计算机、网络控制器、网关等电子设备的工作接地应连在其他弱电工程共用的单独的接地干线上。智能建筑中安装有大量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分属于不同的系统,由于这些设备工作频率、抗干扰能力和功能等都不相同-对接地的要求也不同。在安装中.按下述方法进行接地:
3.6.1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逻辑接地、功率接地、屏蔽接地和保护接地。一般合用一个接地极,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当电子设备的接地与工频交流接地、防雷接地合用一个接地极时.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Ω。屏蔽接地如单独设置,则接地电阻一般为300Ω;
3.6.2对抗干扰能力差的设备-其接地应与防雷接地分开。两者相互距离宜在20m以内.对抗干扰能力较强的电子设备.两者的距离可酌情减少但不宜低于5m;
3.6.3当电子设备接地和防雷接地采用共同接地装置时,两者避免雷击时遭受反击和保证设备安全。应采用埋地铠装电缆;
3.6.4电缆屏蔽层必须接地.为避免产生干扰电流,对信号电缆和1MHz及以下低频电缆应一点接地;对1MHz以上电缆,为保证屏蔽层为地电位。应采用多点接地。闭路电视和工业电视都必须采用一点接地。
3.7输入设备的安装要求
3.7.1安装位置应能正确反映其性能的位置,便于调试和维护的地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应按设计和产品的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其位置;
3.7.2水管型温度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水管流量计不宜安装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焊接;
3.7.3风管型、湿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风汽压力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应避开蒸汽放空口及出风1∶3处;
3.7.4管型温度传感器、水管型压力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的安装应在工艺管道安装同时进行;
3.7.5风管压力、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空气速度、压差开关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完成后进行。
3.8输出设备的安装要求
3.8.1风阀箭头和电动阀门的箭头尖与风门、电动阀门的开闭和水流方向一致;
3.8.2安装前宜进行模拟动作;
3.8.3电动阀门的口径与管道径不一致时,应采取渐缩管件。但阀门口径一般不应低于管道口径二个档次,并应经计算确定满足设计要求;
3.8.4电动与电磁调节阀一般安装在回水管上。
4结论
智能建筑已经在我国初见雏形,并在建筑行业的各个领域快速发展。如何在智能建筑电气安装中保证质量安全,是广大建筑安装人员面临的急迫问题。通过管理、技术、教育几个方面的综合措施,能有效控制智能建筑施工中的电气安装质量安全,从而保证智能建筑的工程质量,同时也最大适度减少施工人员的伤亡及国家财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