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土木论文>施工论文

建筑施工的电力电气安全问题(共3657字)

 更新时间:  编辑:土木龙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电力安全方面的问题,给现场作业人员和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建筑施工中存在电力电气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从而为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力电气安全;应对措施

0引言

电能是建筑施工现场最主要的能源供给形式。科学安全的电力供应,对工程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然而,实际中由于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复杂,会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经常出现电力安全事故。不但对施工单位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可能引发人员伤亡等情况。因此,依据多年工作经验,就常见建筑施工中存在的电力电气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讨论了施工现场配电设计安全性和其他安全规避措施。

1建筑施工中常见电力电气安全隐患分析

1.1临时用电存在的设计缺陷

建筑工程临时用电设计要保证能够为整个工程施工提供充足的电能。一旦配电设计不当,极有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导致配电设计难以满足三级配电要求,致使现场用电混乱。不达标的三级配电系统潜藏漏电保护缺陷和漏电保护层级不够等隐患,使得上一级设备或者线缆等出现超载情况。此外,整个配电系统设计不合理也会造成线路损耗过大、电能输出不稳定等情况[1]。

1.2漏电触点风险

目前,漏触电是较常见的建筑施工用电安全问题。就电气工程角度分析,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首先,相关作业人员现场管控不到位,继而造成相关作业实际操作标准不符合要求,甚至未依据现场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和调整,只是简单凭借以往工作经验进行现场作业,极易造成漏电和触电事故。其次,相关电气设备的安装流程设计不合理。当现场作业人员未依据流程进行安装时,一些设备的性能将会受到影响,在后期使用时存在漏触电风险。最后,对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不到位。实际一些施工单位未有科学系统的设备养护计划,也是造成电气设备实际使用寿命和设备工况等降低的原因,进而导致线路老化、外壳绝缘效果降低,引发严重漏触电事故。

1.3火灾事故与导线穿管隐患

火灾是当前较常见的电气工程安全性问题,而电气是诱发该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关作业人员对电气设备了解不够,私拉电线等情况屡见不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线路负载,导致线路损坏、短路等情况的发生,最终诱发火灾事故。在电气设备使用过程中,若导线连接不到位,开关质量不达标,在开闭合瞬间就可能诱发火灾事故。此外,对于建筑工程,若实际预留穿线管过细,而实际所需穿线数量较多,会造成导管内留有空间较小,进而导线在投入运行时产生大量热。然而,狭隘的空间严重阻碍大量热量散发,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会使线路绝缘效果大大下降,从而引发难以预料的问题。

2应对措施

2.1科学设计临时用电配电系统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现场临时用电必须选择电源中性点接地的220V/380V供电系统,即常说的TN-S和TN-C-S接零保护系统。对于一些非变压器直接供电的工地,实际业主单位只能提供四线电缆,施工现场务必要将总电源配电柜位置进行重复接地设计,从而将现有的配电系统四线制接线形式即TN-C接线系统转化为TN-C-S的接线系统,确保施工现场实际所用的配电系统均为五线制,以满足国家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的相关规范要求。此外,要充分考量电源供电范围和供电负荷,务必确保实际供电需求满足负荷需要。电源位置的安装也应当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保证施工现场进线和出线通畅且无障碍。若实际施工现场拥有2个及以上的变压器,应当尽量将其安排在不同区域,从而确保整个干线合理的供电长度[2]。对于现场用到的二级配电箱,同样应当依据负荷中心靠近原则,同时考量上一级的线缆长度和造价等问题。在确保满足载流前提下,位置设计应当达到实际使用需求和经济间的平衡。漏电保护系统设计对于现场临时用电配电设计意义重大,一旦出线漏触电隐患,该漏电保护器可以及时响应,从而规避问题。依据相关规范,现场用电应当采用两级及以上的漏电保护装置。该配电系统设计逐级均具有短路、过载以及漏电保护等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且每一个级别的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与动作时间等均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总的配电柜中漏电保护装置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积数应当不大于30mAs。针对开关箱中所需要设置的额定动作电流,应当单独低于30mA,且额定漏电动作电流时间单独情况下情况低于0.1s。当处于相对潮湿环境下或者环境存有腐蚀等情况时,应当使用防溅型漏电保护装置。此外,额定动作电流应当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当不大于0.1m[3]。

2.2确保线路和设备绝缘保护

在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设备使用安装的前期,应当充分考量设备和相关材料的绝缘性效果。检查过程中,若发现设备和材料等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应当立即和相关部门沟通,并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同时做好接地保护工作。对整个建筑工程而言,接地保护主要针对电气设备,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确保电气设备和大地充分接触,从而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性。

2.3完善静电消除措施

在对建筑进行电气环节施工时,一些液体和粉料等均是有效的电传导介质。因此,应当专门设计静电消散区,规避静电聚集情况。可以通过增加局部环节和亲水性绝缘材料的相对湿度,降低整个绝缘体的表层电阻。还可以通过添加一些防静电添加剂,有效降低材料的电阻率,真正意义上实现释放静电效果。需要注意,在实际消除静电时,要采用可以直接接地的金属物和筛网,并将其和可燃粉末接触。此外,相关作业完成后,应当将所有设备静置一段时间,随后拆除相关接地线。作业人员务必穿戴相关静电防止工作服,从而确保个人的生命安全[4]。

2.4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

相关建筑单位应当周期性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工作,同时不断完善当前企业的施工体制,进一步规范安全管理活动。此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现场监管工作。对一些关键岗位作业人员,应当建立一定考核机制,确保作业人员符合岗位要求,避免无证上岗情况。

2.5规范化管理电气工具

在进行建筑电气施工时,相关人员应当预先依据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规范,对电气设备进行前期检测。同时,应当对相关电气工具进行检测并妥善保管,避免由于错误使用而造成不良隐患。设计管理对提高电气施工效率和电力电气安全等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此,应当确保相关电气设计图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待整个施工图纸完成后,应当交由具备丰富经验的检验人员和检验团队等对图纸进行审核,进一步确保图纸设计的合理性和完整性。现场电气作业人员在施工前期应当预先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计划,并做好相关预防工作,避免实际施工中的潜在隐患,提高电气作业的安全性。现场质量监管部门应当做好现场相关监管工作,一旦发现相关安全隐患,应当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发生故障。

3结论

电气施工是存在一定危险性的工作,因此务必做好建筑施工临时用电的相关设计和管理规范,严格落实相关管理体制,提高作业人员技能素养,确保施工顺利开展。未来,相关作业内容势必更加规范和严格,因此需要紧抓现场施工电力电气安全相关内容,确保工程安全、可靠完成,为企业未来的壮大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剑锋.建筑电气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J].通讯世界,2015,(14):265-266.

[2]柴金义.电厂建设电气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1):222.

[3]于洪清.电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6,25(5):117-118.

[4]刘润清.建筑领域施工电气与设备安全用电问题探讨[J].门窗,2013,(5):264-265.

作者:赵志强 单位:山西大同大学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