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技术知识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技术知识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一级建造师考试涉及考点比较多,记忆起来也比较困难。我们可以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梳理。这样备考,效果才能比较好。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技术知识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知识点一:模板工程(选型、设计、安装、拆除)
(一)模板的类型及适用范围
1.胶合板模板:胶合板为高耐气候、耐水性的I类木胶合板或竹胶合板。优点是自重轻、板幅大、板面平整、施工安装方便简单等。(新修订知识点)
2.组合钢模板:优点是轻便灵活、拆装方便、通用性强、周转率高等;缺点是接缝多且严密性差,导致混凝土成型后外观质量差。
3.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与组合钢模板比,其特点为自重轻、用钢量少、面积大、模板拼缝少、维修方便等。
4.大模板:特点是以建筑物的开间、进深和层高为大模板尺寸,由于面板为钢板组成,其优点是模板整体性好、抗震性强、无拼缝等;缺点是模板安装需起重机械吊运。
5.组合铝合金模板:由铝合金带肋面板、端板、主次肋焊接而成,用于现浇混凝体结构施工的一种组合模板。其重量轻、拼缝好、周转快、成型误差小、利于早拆体系应用。但成本高,强度比钢模板小、产品规格较少,应用还不太广泛。(新补充知识点)
6.早拆模板体系:在模板支架立柱的顶端,采用柱头的特殊构造装置来保证国家现行标准所规定的拆模原则前提下,达到尽早拆除部分模板的体系。优点是部分模板可早拆,加快周转,节约成本。
7.滑升模板、爬升模板、飞模、模壳模板、胎模及永久性压型钢板模板和各种配筋的混凝土薄板模板等。
(二)模板的设计原则
1.实用性。
2.安全性: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施工中不变形、不破坏、不倒塌。
3.经济性。
(三)模板的安装要点
1.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1/1000~3/1000。
2.模板安装应与钢筋安装配合进行,梁柱节点的模板宜在钢筋安装后安装。
3.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架应独立设置。
(四)模板的拆除
1.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承重模板)(同条件养护试块)
构件类型 | 构件跨度(m) |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
板 | ≦2 | ≧50 |
>2,≤8 | ≧75 | |
>8 | ≧100 | |
梁、拱、壳 | ≦8 | ≧75 |
>8 | ≧100 | |
悬臂构件 | ≧100 |
2.侧模的拆除要求:不承重的侧模板,包括梁、柱墙的侧模板,只要混凝土强度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即可拆除。一般墙体大模板在常温条件下,混凝土强度达到1N/mm2,即可拆除。
3.模板拆除的顺序:一般按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的拆模顺序进行。
4.快拆支架体系的支架立杆间距不应大于2m。拆模时应保留立杆并顶托支承楼板,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可取构件跨度为2m按上表底模拆除的规定确定。
知识点二:钢筋工程(检查、代换、连接、安装)
1.钢筋代换原则:等强度代换或等面积代换。当构件配筋受强度控制时,按钢筋代换前后强度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或同钢号钢筋之间的代换,按钢筋代换前后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前后应进行裂缝宽度和挠度验算。钢筋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办理变更手续。
2.钢筋的连接方法:焊接、机械连接、绑扎连接。
(1)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构件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数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直接承受动力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