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公告>每日一练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技术知识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更新时间:  编辑:江晓笔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技术知识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一级建造师考试涉及考点比较多,记忆起来也比较困难。我们可以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梳理。这样备考,效果才能比较好。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技术知识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知识点一:模板工程(选型、设计、安装、拆除)

  (一)模板的类型及适用范围

  1.胶合板模板:胶合板为高耐气候、耐水性的I类木胶合板或竹胶合板。优点是自重轻、板幅大、板面平整、施工安装方便简单等。(新修订知识点)

  2.组合钢模板:优点是轻便灵活、拆装方便、通用性强、周转率高等;缺点是接缝多且严密性差,导致混凝土成型后外观质量差。

  3.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与组合钢模板比,其特点为自重轻、用钢量少、面积大、模板拼缝少、维修方便等。

  4.大模板:特点是以建筑物的开间、进深和层高为大模板尺寸,由于面板为钢板组成,其优点是模板整体性好、抗震性强、无拼缝等;缺点是模板安装需起重机械吊运。

  5.组合铝合金模板:由铝合金带肋面板、端板、主次肋焊接而成,用于现浇混凝体结构施工的一种组合模板。其重量轻、拼缝好、周转快、成型误差小、利于早拆体系应用。但成本高,强度比钢模板小、产品规格较少,应用还不太广泛。(新补充知识点)

  6.早拆模板体系:在模板支架立柱的顶端,采用柱头的特殊构造装置来保证国家现行标准所规定的拆模原则前提下,达到尽早拆除部分模板的体系。优点是部分模板可早拆,加快周转,节约成本。

  7.滑升模板、爬升模板、飞模、模壳模板、胎模及永久性压型钢板模板和各种配筋的混凝土薄板模板等。

  (二)模板的设计原则

  1.实用性。

  2.安全性: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施工中不变形、不破坏、不倒塌。

  3.经济性。

  (三)模板的安装要点

  1.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1/1000~3/1000。

  2.模板安装应与钢筋安装配合进行,梁柱节点的模板宜在钢筋安装后安装。

  3.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架应独立设置。

  (四)模板的拆除

  1.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承重模板)(同条件养护试块)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100

  2.侧模的拆除要求:不承重的侧模板,包括梁、柱墙的侧模板,只要混凝土强度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即可拆除。一般墙体大模板在常温条件下,混凝土强度达到1N/mm2,即可拆除。

  3.模板拆除的顺序:一般按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的拆模顺序进行。

  4.快拆支架体系的支架立杆间距不应大于2m。拆模时应保留立杆并顶托支承楼板,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可取构件跨度为2m按上表底模拆除的规定确定。

  知识点二:钢筋工程(检查、代换、连接、安装)

  1.钢筋代换原则:等强度代换或等面积代换。当构件配筋受强度控制时,按钢筋代换前后强度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或同钢号钢筋之间的代换,按钢筋代换前后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前后应进行裂缝宽度和挠度验算。钢筋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办理变更手续。

  2.钢筋的连接方法:焊接、机械连接、绑扎连接。

  (1)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构件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数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纵向钢筋不宜采用焊接接头。

  (3)目前最常见,采用最多的方式是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其通常适用的钢筋级别为HRB335、HRB400、RRB400;适用的钢筋直径范围通常为16~50mm.

  (4)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5mm、受压钢筋直径大28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桁架和拱架的拉杆)的纵向受力钢筋和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均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3.钢筋加工

  (1)钢筋加工包括调直、除锈、下料切断、接长、弯曲成型等。

  (2)钢筋宜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也可采用冷拉调直。当采用冷拉调直时,HPB300光圆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及RRB400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3)钢筋除锈:一是在钢筋冷拉或调直过程中除锈;二是可采用机械除锈机除锈、喷砂除锈、酸洗除锈和手工除锈等。

  4.钢筋安装(柱、梁、板)

  (1)柱、墙钢筋的绑扎应在柱、墙模板安装前进行,板的钢筋在模板安装后绑扎。

  (2)当梁的高度较小时,梁的钢筋架空在梁模板顶上绑扎,然后再落位,当梁的高度较大(大于等于1.0m)时,梁的钢筋宜在梁的底模上绑扎,其两侧模板或一侧模板后装。

  (3)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接头宜设置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梁端1/3跨度范围内。

  (4)应注意板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篷、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以免拆模后断裂。

  (5)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

  (6)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

  知识点四:混凝土工程(配制、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

  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按重量比,由具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计算。

  2.泵送混凝土

  (1)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不低于100mm;

  (2)用水量与胶凝材料总量之比不宜大于0.6;

  (3)泵送混凝土宜掺用适量粉煤灰或其他活性矿物掺合料;

  (4)泵送混凝土搅拌时,应按规定顺序进行投料,并且粉煤灰宜与水泥同步,外加剂的添加宜滞后于水和水泥。

  (5)混凝土泵或泵车应尽可能靠近浇筑地点,浇筑时由远至近进行。

  (6)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时,可采用内径不小于125mm的输送泵管;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时,可采用内径不小于150mm的输送泵管。

  3.混凝土的倾落高度及浇筑、振捣要求

  (1)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不大于3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过程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

  (2)柱、墙模板内的混凝土浇筑时,当无可靠措施保证混凝土不产生离析,其自由倾落高度应符合如下规定,当不能满足时,应加设串筒、溜管、溜槽等装置。

  ①粗骨料料径大于25mm时,不宜超过3m;

  ②粗骨料料径小于25mm时,不宜超过6m。

  (3)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否则,应留置施工缝。

  (4)混凝土宜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普通混凝土时,应快插慢拔。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4倍。

  4.施工缝(可与案例结合)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柱:宜留置在基础、楼板、梁的顶面,梁和吊车梁牛腿、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2)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高超过1m),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3)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4)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

  (5)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6)双向受力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穹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钢架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

  (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3)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刷一层水泥浆(可掺适量界面剂)或铺一层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4)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5.后浇带(与案例结合,可与第三章防水后浇带P391施工比较学习)

  后浇带通常根据设计要求留设,并保留一段时间(若设计无要求,则至少保留28d)后再浇筑,将结构连成整体。填充后浇带,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并保持14d的湿润养护。后浇带接缝处按施工缝的要求处理。

  防水后浇带的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P391):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应即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6.混凝土的养护方法

  (1)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两大类。现场施工一般为自然养护。自然养护又可分覆盖浇水养护、薄膜布养护和养生液养护等。

  (2)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8-12h内),开始进行自然养护。

  (3)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当采用塑料薄膜布养护时,其外表面全部应覆盖包裹严密,并应保护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采用养生液养护时,应按产品使用要求,均匀喷刷在混凝土外表面,不得漏喷刷。

  (6)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等。

  知识点五:预应力工程

  1.按预加应力的方式可分为先张法预应力和后张法预应力。在后张法中,按预应力筋粘结状态又可分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2.根据预应力筋应力损失发生的时间可分为:瞬间损失和长期损失。张拉阶段瞬间损失包括孔道摩擦损失、锚固损失、弹性压缩损失等;张拉以后长期损失包括预应力筋应力松弛损失和+凝土收缩徐变损失等。

  3.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

  4.后张法预应力钢筋张拉顺序:宜按均匀、对称的原则张拉;预应力楼盖宜先张拉楼板、次梁,后张拉主梁的预应力筋;对于平卧重叠构件,宜先上后下逐层张拉。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