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建筑知识>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攻略:城市建筑肌理如何表现?

 更新时间:  编辑:土木龙

城市建筑肌理

除流线外,最容易分析的也是必须要分析的就是场地当地的建筑肌理(建筑的密度、高度和体块)。建筑设计终究是要注重在空间的立体体验的学科,若不基于你对建筑与城市,场地与城市方面在密度和高差两方面的理解,很难想象能设计出成功的方案。

在西方的院校,肌理方面的调查通常通过场地模型进行。这时候的模型也通常可以直接拿出来展示当地的城市密度和高差。 通过材料和颜色的选择,也可以对建筑的功能形式进行有效的区分和强调:

 

如果没有实体模型, CAD填充必然是最信达雅的做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肌理图中通常无需再用箭头等标注场地的流线!

对建筑物的密度进行一个细分,就出现了对某种或某几种特定功能空间的密度的分析,表现出来可以是下面的样子:

 

在之前的场地分析的文章(回复3453查看)中放了一张通过当地的房价来表现场地特点的一张分析图,下图是姊妹篇,展示建筑物的高度。


通常建筑的高差都是通过影子地图来表示,见下图:

放在过去是要画死人的东西,科技进步了,SU开影子,导出一张平面或较小透视的顶视图,PS改改效果就好。

除了建筑的高差和密度,建筑肌理中最后一个点就是建筑的体块形态。
不是必须表达的东西。需要的时候可以像这样:

 

 

如上面所说,建筑的肌理代表着建筑与城市,场地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说的再明确一点,最重要的核心调查方向是建筑与周围的公共空间之间的联系。

不管什么样的建筑,室内的空间与室外的空间总要产生种种逻辑上的关联,这涉及到取景。可以取景观(如绿树),室外公共空间也是常用的取景“素材库”。

景观和室外公共空间

建筑空间与景观之间和室外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非常类似于流线分析,区别在于流线分析注重整个设计的层面, 而空间关系关注某个或某几个具体的空间。

表现出来:

 

很多时候建筑与景观和室外空间的关系就是建筑设计本身的概念所在,这个时候可以直接和总平等一起表达:

 

再如:

 


在现代建筑学中,广场和街道通常都是被当做建筑首层空间的延续处理,这个要表现出来。如下:

 

首层与室外的关系也可以通过立面来表达。比较容易:

地形

很多时候,场地的景观形成自地形。一方面可以只对场地的地形进行解释:


再如:


另一方面则是直接展示建筑物与地形之间的高差关系:

 

地形的变化导致视觉视线上的丰富多变。 到了建筑设计的内部空间和周遭空间,原理也是一样。

 视线关系

现代的建筑追求空间的丰富和多变,让空间感本身成为一种可以体会且耐于回味的元素,说的是人在空间中的体验,通常都是通过对视线的分析来表达。

从立面进行分析:

从平面:


从三维立体角度:

 

气候(通常主要是采光)

除了空间所能引入的视线,对空间感和体验影响最大的就是光感。同样的空间,不同的采光方式,体验可以完全不同。

 这是采光方式方面的内容,和场地当地的气候情况直接挂钩。对场地层面的光学分析无外乎也就ECOTECT导出的分析图和影子地图这么两种。Ecotect分析图怎么导都是那几个样子,可以尝试对平面图进行细化:

可以对导出的分析图进行一些重组和重新表达: 


影子地图如下:

 

和表现肌理时的影子地图不同,这里的影子一般包括1-12月各个季节的影子分布(也可以只表示早中晚,如第一个影子地图例子),意图在于展示整个场地全年的影子分布,诠释哪些地方采光良好,哪些地方采光有问题,需要从采光方法上进行突破。上图的下半部分表现的是室内的具体采光方式,是在采光技术方面的表达。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