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建筑知识>安全文明

如何加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思考

 更新时间:  编辑:土木龙

      1、前言

  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到施工、竣工验收等,都有一个质量管理问题。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因此,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是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工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2、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全面质量管理在我国推行了20多年的时间,国家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也相继出台了不少文件,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但实际情形却不容乐观,推行过程中形式主义严重,导致造桥桥塌、筑堤堤决、建房房倒、修路路陷等恶性事故频发。只有真正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及其产生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贯彻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保证工程质量。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我国现行的工程质量管理大多是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我国规定,工程项目建设应严格依照以下四个阶段,即:计划任务书阶段、设计和工程准备阶段、施工和生产准备阶段以及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阶段。而在这四个阶段中,各个阶段所开展的质量管理往往各自脱节,彼此毫无衔接,某些阶段的质量管理则干脆流于形式。

  我国建筑市场管理仍然不规范,影响工程质量。招投标工作很大程度上还流于形式,招标的公正性得不到有效监督,工程大多私下交易,暗箱操作,缺乏公开公平竞争。一些建设单位无视法律、法规,不办理相关手续、随意压低价格、肢解工程、串标、私下发包规避招、投标,应委托监理的而不委托,未办理施工许可证就擅自开工;承包方出卖营业、资质证照、证章,层层转包;许多拥有虚假资质的施工企业和设备材料厂家并不具备应有素质和质量,只有靠人情或回扣来取得承包权,这些都从根本上影响了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一些国有施工企业挂靠施工队伍从事施工过程中,因机制不顺,缺乏制约手段,管理上较混乱,致使这些企业产生了许多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如此种种不规范行为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为工程质量留下了不可逆转的隐患。

  “外行领导内行”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建设项目前期决策失误。由于个别领导的个人能力缺陷或道德缺欠,往往会做出不符合经济规律的行政决策,最终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质量。例如前面所提及的正在追加大量投资进行扩建的高速公路就是一例。这种现象还普遍存在于那些短期难以见效的社会公益项目建设中,如城市防洪排涝设施的建设,江河堤坝建设等,个别领导人不懂工程,缺乏远见,盲目节约投资,或是为了在不长的任期内表政绩、谋私利而不顾公众长远利益,擅自更改专家意见,降低设计标准,后患无穷。

  项目设计阶段的问题影响后续阶段的工作质量。一些工程没有勘察报告就进行施工图设计;有的项目设计不做抗震验算,构造措施不符合抗震设计要求,结构尺寸错误,配筋量不做计算或滥估冒算;还有的项目不严格执行标准规范,尤其是没有很好地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甚至有的项目设计仍然采用淘汰的标准图和建筑产品等等。设计人员在没有必要的设计基础资料的情况下,拍脑袋设计或私下无证设计。

  施工过程中质量责任制流于形式,现场人员质量意识淡薄。部分施工单位缺少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责任制没有很好地落实到实处。现场作业人员包括一些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淡薄,疏于质量管理。尤其我国现行建筑行业的一线施工人员大都来自于农村富余劳力,他们缺乏专业系统的施工训练,技术及操作水平低,在施工中不严格执行标准规范,尤其是没有很好地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3、提高质量管理的对策措施

  3.1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理顺企业与项目的关系

  项目管理实施以后,管理重心下移,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理顺企业与项目的关系,成为推进项目管理的必要环节。实行项目管理,其目的是发挥项目短小精悍的优势,使企业从全面干预转向行使决策、监控、协调、指导、服务职能,保障项目经理顺利地行使其职权,保证工程建设的有序进行,推进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

  3.2 加强人员组织及内部管理

  加强项目的内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是决定工程质量优劣的关键。加强项目管理首先是建立一个能打硬仗的领导班子,精诚

  团结,配合默契。加强项目管理,就是要坚持施权到位、管理到位、责任监督到位。其次是要求每个项目部在工程开工前要编制项目管理大纲,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分包监控体系和经济约束体系,把工程项目质量落到实处。

  3.3 加强材料的质量管理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种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进行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对进场的各种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等,都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必须经取样复检合格方准予使用;对混凝土、砂浆试块必须在监督下取样制作;对进场的各种设备,除必须有合格证、准用证和使用证明外,还应严格检查、认真安装调试,经试运行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投入使用。

  3.4 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的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是达到质量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每道工序开工前,应对各工序的具体准备工作、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进行检查落实;严格工序交接检查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坚持上道工序不经检查验收不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原则;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计划要求或施工规范操作,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坚决行使质量否决权。

  3.5 推行科技进步,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质量管理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技术因素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在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以确保工程质量。

  3.6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的责任。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到位管理。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的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要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对取得的经验要加以总结,并转化为今后保证质量的标准和制度,形成新的质保措施;对暴露出的问题,则要作为以后质量管理的预控目标。

  结束语

  工程质量管理要从设计 招投标 施工、监理过程中提前采取措施。对质量通病,要坚持以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相对应的组织措施 激励措施和技术措施 在质量 投资、进度条件下克服工程质量通病。树立精品意识,沿着质量第一与质量改进的途径不断努力 采取可行的措施加大控制力度,特别是从技术方案 施工技术 工艺 检测技术上下功夫 质量的满意程度就会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就能不断迈上新台阶。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