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分析需要注意的问题-毕业答辩常见问题答案
更新时间:
编辑:土木龙
注:各题后括号内表示《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一书的页码,该页码内有相关问题的参考答案。
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计算主要包括总剪力墙、总框架、总连梁的内力计算和各片墙、各榀框架,各根连梁的内力计算。
6.1如何计算在各类水平荷载作用下总剪力墙上任意一点发生的水平位移?如何进行水平位移验算,用哪个参数进行验算?P134
6.2如何计算在各类水平荷载作用下总剪力墙任意一点的内力(弯矩、剪力),总框架的内力(弯矩、剪力)?P135
6.3在刚结计算体系中,什么是总框架的广义剪力?如何计算总连梁的分布约束弯矩?
总框架的广义剪力等于总框架的总剪力加上总连梁的分布约束弯距。
总连梁的分布约束弯距:
Cb为连梁的平均约束弯距的等效剪切刚度
Cf为总框架抗推刚度
6.4用公式(6-2)—(6-4)算出的剪力在什么体系中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但在什么体系中就不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而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与总连梁分布约束弯矩的代数和?这两个体系中总弯矩是否相同?
铰接计算体系。
刚度体系中的不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而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与总连梁分布约束弯矩的代数和。
不同,刚度特征值λ
6.5在刚结体系内力计算中,λ应该用考虑什么折减后的计算值。
刚度折减,折减系数不小于0.5。
6.6什么时候调整Vf?怎样调整Vf?
对总框架剪力Vf <0.2 V0的楼层,Vf 取0.2 V0和1.5 Vf,max中的较小值。
6.7如何计算各根连梁的第i个刚结端的分布约束弯矩?如何计算连梁第i个刚结端的约束弯矩?
各根连梁的第i个刚结端的分布约束弯矩可由总连梁的分布约束弯距按下式求出:式(6-12)
连梁第i个刚结端的约束弯矩,可由连梁杆端分布弯距与层高相乘得到。
式(6-13)
6.8在求各根连梁内力时,应注意剪力墙轴线处约束弯矩M12和剪力墙墙边处连梁杆端弯矩Mb12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如何计算这两个不同的弯矩?
剪力墙轴线处约束弯矩M12 式(6-13)
剪力墙墙边处连梁杆端弯矩 式(6-14)
6.9在求出总剪力墙在各楼层处的内力(弯矩、剪力)后,如何求各片剪力墙在各楼层处的内力(弯距,剪力)?
不管是铰接体系还是刚接体系,均应按照各片剪力墙的等效抗弯刚度进行再分配。
6.10在求出MWij, VWij后,对于整截面剪力墙和小开口整体剪力墙,还应怎样考虑连梁?P46
对第i片剪力墙在第j层楼盖上、下方的剪力墙截面弯距分别加上或减去剪力墙墙边处连梁杆端弯矩的一半。
6.11对于联肢剪力墙,求出MWij, VWij后,还需进一步求出什么?P47
根据墙顶和墙底的弯距和剪力等效的原则,求得其“相当荷载”,据此求出联肢墙的每个墙肢和连梁的内力。
6.12 D值法又称改进的反弯点法,主要在什么地方进行改进?如何用D值法计算各榀框架的内力?P47
D值法中:反弯点高度取决于荷载形式、梁柱刚度比、建筑物总层数和柱所在的楼层号。
按照各柱的D值进行分配可以得到各柱在各楼层处剪力(通常是近似该柱上下端两层楼板标高处剪力的平均值作为该柱该层的剪力),然后确定出普通框架柱和壁式框架柱的反弯点高度,便可以计算柱端弯距,再根据结点平衡条件可求出梁端弯距,进而求出框架梁的剪力和柱的轴力。
6.13 在D值法中如何确定反弯点位置?y0 ,y1 ,y2 ,y3 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如何计算这四个参数?
反弯点高度:
-标准反弯点高度,由《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表4.2、4.3查取
上下层梁刚度不等时的修正值,由表4.4查取
、 上下层层高不等时的修正值,由表4.5查取
反弯点高度取决于荷载形式、梁柱刚度比、建筑物总层数和柱所在的楼层号。
当反弯点高度(时,反弯点在本层;当时,本层无反弯点,反弯点在本楼层之上,当时,反弯点在本层之下。
6.14在用Excel表(表13-17至表13-36)计算内力时,须特别注意公式当中每个参数的含义;并且当中许多公式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P42-47
6.15在计算柱轴力和梁端弯矩(表13-37)时须注意正负符号。P42-47
6.16地震荷载是和风荷载分别是按怎样的分布作用在结构上的?
水平地震作用地震荷载:倒三角形分布、顶点集中荷载
风荷载:倒三角形分布、均布荷载、顶点集中荷载
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计算主要包括总剪力墙、总框架、总连梁的内力计算和各片墙、各榀框架,各根连梁的内力计算。
6.1如何计算在各类水平荷载作用下总剪力墙上任意一点发生的水平位移?如何进行水平位移验算,用哪个参数进行验算?P134
6.2如何计算在各类水平荷载作用下总剪力墙任意一点的内力(弯矩、剪力),总框架的内力(弯矩、剪力)?P135
6.3在刚结计算体系中,什么是总框架的广义剪力?如何计算总连梁的分布约束弯矩?
总框架的广义剪力等于总框架的总剪力加上总连梁的分布约束弯距。
总连梁的分布约束弯距:
Cb为连梁的平均约束弯距的等效剪切刚度
Cf为总框架抗推刚度
6.4用公式(6-2)—(6-4)算出的剪力在什么体系中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但在什么体系中就不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而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与总连梁分布约束弯矩的代数和?这两个体系中总弯矩是否相同?
铰接计算体系。
刚度体系中的不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而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与总连梁分布约束弯矩的代数和。
不同,刚度特征值λ
6.5在刚结体系内力计算中,λ应该用考虑什么折减后的计算值。
刚度折减,折减系数不小于0.5。
6.6什么时候调整Vf?怎样调整Vf?
对总框架剪力Vf <0.2 V0的楼层,Vf 取0.2 V0和1.5 Vf,max中的较小值。
6.7如何计算各根连梁的第i个刚结端的分布约束弯矩?如何计算连梁第i个刚结端的约束弯矩?
各根连梁的第i个刚结端的分布约束弯矩可由总连梁的分布约束弯距按下式求出:式(6-12)
连梁第i个刚结端的约束弯矩,可由连梁杆端分布弯距与层高相乘得到。
式(6-13)
6.8在求各根连梁内力时,应注意剪力墙轴线处约束弯矩M12和剪力墙墙边处连梁杆端弯矩Mb12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如何计算这两个不同的弯矩?
剪力墙轴线处约束弯矩M12 式(6-13)
剪力墙墙边处连梁杆端弯矩 式(6-14)
6.9在求出总剪力墙在各楼层处的内力(弯矩、剪力)后,如何求各片剪力墙在各楼层处的内力(弯距,剪力)?
不管是铰接体系还是刚接体系,均应按照各片剪力墙的等效抗弯刚度进行再分配。
6.10在求出MWij, VWij后,对于整截面剪力墙和小开口整体剪力墙,还应怎样考虑连梁?P46
对第i片剪力墙在第j层楼盖上、下方的剪力墙截面弯距分别加上或减去剪力墙墙边处连梁杆端弯矩的一半。
6.11对于联肢剪力墙,求出MWij, VWij后,还需进一步求出什么?P47
根据墙顶和墙底的弯距和剪力等效的原则,求得其“相当荷载”,据此求出联肢墙的每个墙肢和连梁的内力。
6.12 D值法又称改进的反弯点法,主要在什么地方进行改进?如何用D值法计算各榀框架的内力?P47
D值法中:反弯点高度取决于荷载形式、梁柱刚度比、建筑物总层数和柱所在的楼层号。
按照各柱的D值进行分配可以得到各柱在各楼层处剪力(通常是近似该柱上下端两层楼板标高处剪力的平均值作为该柱该层的剪力),然后确定出普通框架柱和壁式框架柱的反弯点高度,便可以计算柱端弯距,再根据结点平衡条件可求出梁端弯距,进而求出框架梁的剪力和柱的轴力。
6.13 在D值法中如何确定反弯点位置?y0 ,y1 ,y2 ,y3 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如何计算这四个参数?
反弯点高度:
-标准反弯点高度,由《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表4.2、4.3查取
上下层梁刚度不等时的修正值,由表4.4查取
、 上下层层高不等时的修正值,由表4.5查取
反弯点高度取决于荷载形式、梁柱刚度比、建筑物总层数和柱所在的楼层号。
当反弯点高度(时,反弯点在本层;当时,本层无反弯点,反弯点在本楼层之上,当时,反弯点在本层之下。
6.14在用Excel表(表13-17至表13-36)计算内力时,须特别注意公式当中每个参数的含义;并且当中许多公式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P42-47
6.15在计算柱轴力和梁端弯矩(表13-37)时须注意正负符号。P42-47
6.16地震荷载是和风荷载分别是按怎样的分布作用在结构上的?
水平地震作用地震荷载:倒三角形分布、顶点集中荷载
风荷载:倒三角形分布、均布荷载、顶点集中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