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实施中的体系(共2447字)
【摘要】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居民对建筑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在目前的建筑行业当中,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的质量还存在诸多问题,有诸多方面需要进行加强。随着建筑行业不断推进,通过完善标准化管理的模式构建建筑工程施工体系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将重点探究如何完善标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实施中的体系。
【关键词】完善;标准化管理;建筑工程;体系
对于建筑工程企业来说,企业的管理模式与企业的最终效益关系密切。随着我国的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很多施工方为了缩短工期,减少建筑成本很容易忽视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长此以往将严重的影响到我国建筑行业的长久发展,甚至会威胁到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通过完善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能够将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涵盖,还能提升整个工程的管理水平,保证建筑的质量和施工安全。
1项目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定义及意义
1.1项目标准化管理定义
标准化管理体系是当前建筑工程中最常应用的一种管理模式,能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还能有效地对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多种解决方式来对其进行解决。一般在遇到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问题条款的解决来进行使用和执行这项管理模式能够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工程项目的标准化需要按照以前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来进行有效地复制,将管理模式的相似之处和优点融入到自己的管理工程中,高效的解决目前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也能进行有效地预防工作,通过这种方法让建筑管理的有效性明显的提升。
1.2实施项目标准化现场管理的意义
在建筑施工的现场进行标准化的管理可以有效地的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还能在工程进行时通过之前工程项目的成功经验来对当前的工程进行管理,通过取长补短的方式来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提升,并且将工期有效地缩短,将建筑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通过这种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能够将成功的项目管理经验进行创新,将建筑企业的整体工程水平得到提升。除此之外,要想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少出错,就需要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来提升整体的工程建筑水平。通过这种模式能够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浪费,将项目工程的施工成本有效地降低,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利益。
2完善标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实施中的体系建立策略
2.1管理制度的标准化管理
建筑企业的管理制度是整个企业发展的核心,对于组织机构的运营十分重要。在进行制度的制定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企业的情况和实际工程的情况进行灵活有针对性的进行,在法律和行业的制度内来对制度进行保障,也是确保我国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加强是促使每个岗位积极运行的重要方式,在规章制度的限制下能够保证每一个施工环节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也是促使各个施工人员进行标准施工的前提。质量保障体系是约束每一个人员遵守施工规范,保证施工速度的前提,也是督促各个岗位开展高质量施工的重要保障。
2.2人才管理培训标准化
人才是建筑工程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一定要重视对建筑工程中建筑人员的管理。一般来说,建筑工程的施工时间、施工方式、施工细节的要求都比较高,所以需要一批对建筑施工工程认真负责的施工人员。因此,通过对人才管理培训标准化能够对施工团队的技术和责任心得到明显的提升。在进行选择相关的施工人员的过程中,需要认真的进行,首先可以从相关的大学直接聘请相关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对进行施工的人员进行合理的培训,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
2.3项目协调安排标准化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将所有的工程项目进行提前的科学安排后才能进行。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提升,必须要重视将建筑工程项目在进行前召开工程议会,通过各方面主体的意见综合进行制定相关的工作流程和施工秩序,保证整体施工的科学性。于此同时也要在工程项目的开展过程中要从现有的实际情况人手,对于施工人员和项目管理的协调程序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协调安排,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施工流程十分顺利、和谐。通过对施工方和各个项目部门的整合和管理来分析控制工作的完善来使项目管理和协调工作进行,这样才能极其所有人的能量来保证施工管理中的人为误差,将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最好的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完善当前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组要管理部门加强组织管理和组织协调,促进施工团队之间建立良好的工作协调关系,还需要提升企业文化素质,约束组织团队行为,提高工程质量。让标准化的施工管理升华为能够自我完善和“修复”的企业团队,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滨.建筑工程的标准化管理探索[J].中国标准化,2018(8):48.
[2]胡洁.建筑工程标准化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26):201-202.
[3]严志亮.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标准化[J].技术与市场,2014(6):294.
[4]朱长亮.技术标准化管理与建筑工程降本增效[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10):101-103.
作者:吴燕 吴伟 单位:南昌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