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策略(共4281字)
摘要: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的升级,使得社会对于人才需求逐渐增多,为推动相关工作朝着智能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就需要加强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通过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能够让所培养出的人才更好满足社会人才需要,也能间接地在工作和发展期间促进行业和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所以,在新工科理念下,加强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革新,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进而通过良好的实践尝试和创新,增强人才培养效果,推动创新型人才为新经济蓬勃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关键词:新工科理念;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创新
1新工科理念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实意义
从经济新发展的方向来看,加强土木工程人才培养工作,可以让所培养的人才具备更高素质和能力,全面适应新经济发展和新业态发展的工作需求。同时,传统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在新工科理念下,显得过于单一和滞后,过于注重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未能结合产业和社会的实际发展需要,增强专业教学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对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产生不利影响。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人才资源需要转型,只有通过自身良好的跨专业能力和综合技能,才能更好满足技术创新,对于人才资源转型的需要,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加强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顺应新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可以让培养出的人才更好满足新型智慧建筑人才的工作需求,促使相关创新型人才引领产业未来发展。从学生自身发展的方向来看,实现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在工程技术、信息技术、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现阶段,在新工科理念下,土木工程专业可以重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结合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实际工作要求,实现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方式的创新,在增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信息综合、新技术施工和项目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提升问题的解决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也可以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能够在新工科理念背景下,及时了解企业行业的发展现状,促使学生应对变化能力的提高,而且也能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和创新当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2新工科理念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面对新工科型的相关人才培养需求,需要重构人才培养目标,这样才能结合相关培养方案和目标,实现学科的创新。从目前情况来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在目标确定方面存在问题。未能通过对交叉学科深入分析的方式,增强学生理论知识联系实践的全面技能。而且在人才培养期间,过于注重学生理论技能的培养,未能对学生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系统设计开发、实践技能的全面培养,进而使很多学生缺乏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第二,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不合理。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下,对于人才的培养工作,主要以理论知识和基础知识为主,认为学生只有过硬的基础知识,才能有一定的科学思维和学科思维。并且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忽略实践技能课程的开展,未能采用将产业新技术融入到实践课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且在开阔学生思维、为学生设置各种各样的选修课方面存在不足,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分析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第三,课程教学资源缺乏创新。在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期间,不仅要增强学生良好实践技能,还要对学生职业素养训练。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未能结合实际的工程实例、模拟电子技术、数据结构等教学资源或内容,对学生进行良好科研思维的训练,其教学资源主要以课本知识为主,而且在引入新时期背景下,新技术和新技能方面存在不足,进而影响对学生各项专业能力和技能的培养。第四,在教学平台构建方面存在不足。未能结合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加强校企之间有机合作,或者聘请具有工程施工经验教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经验技能指导和技术培养。如此一来,影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降低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效果。
3新工科理念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有效路径
3.1加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构
结合新工科教学理念,实现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必须在具体实施和推进过程中,加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构。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期间,学校需要深入分析交叉学科,明确土木工程专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教学联系,还要结合当前社会人才需求现状,重构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评估当前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从而具有针对性地根据自身教学特色,对教学目标进行有效调整。在目标设定方面,要坚持以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应用、现代工具使用、交流沟通、实践分析和研究能力的目标为主,同时,还可以在目标设计的过程中,明确学生在系统工程开发与设计、创新意识方面的培养目标,进而具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另一方面,在人才目标重构的过程中,还要结合新工科理念中的协作精神,明确学生在集体合作、小组合作方面的能力培养目标,进而在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又能促进学生在协作精神、创造性思维、家国情怀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才培养工作的效率,充分将新工科理念的相关教学要求落实到位。
3.2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
在新工科理念背景下,对于人才的培养工作,需要通过构建合理课程教学体系的方式,加强跨学科课程之间的有效融合,这样能够让学生的知识范围更加广泛,增强学生对新工科中新技术的全面了解。而且通过重新构成的课程教学体系,对人才进行培养,也有助于促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开拓,增强学生创新能力。例如,以“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的课程教学为例,为实现课程教学体系的重构,可以将工程制图、三大力学、钢结构等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方面的必修学科,对学生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同时,在计算机科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将模拟电子技术、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等作为必修课程,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培养学生土木工程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又能帮助学生扎实地掌握计算机学科程序的编制知识,实现各个学科之间的有效交融和互动,提升学生新工科知识的运用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在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期间,也可以通过理论加实践结合的方式,适当为学生举办科研创新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提升土木工程教育教学质量。
3.3改善人才培养的课程资源
面对新形势背景下的人才需求,需要结合新工科理念,改善人才培养的课程资源、增强教学工作的时效性。在人才培养课程资源创新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邀请国内外专家开展演讲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与土木工程专业有关的知识内容,也可以结合创新创业大赛,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在以赛促学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和创新意识。在课程资源创新方面,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也可以通过网络精品课程、教育资源等平台,为学生收集更多新工科技术和知识内容。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和内容。例如,在教学期间,可以让学生针对校园内的工程建筑,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等,促使学生在有效的教育资源和实践当中,实现拓展式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3.4创建校企合作的培养平台
在工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创建人才培养平台的方式,加强校企之间的有效合作,充分将生物科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与土木工程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校及合作的培养平台中,强化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力。例如,学校可以与企业共同创建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并且在实践教学平台中,通过创新新设备、营造良好教学环境的方式,让学生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实践探索,在实践的过程中融入建筑3D打印、生物混凝土技术等相关教学知识和内容,同时,企业工程师也可以采用深入课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工程技能的培养和指导,丰富学生在工程方面的学习经验。另外,在校企合作期间,学校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各类工程项目的方式,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和实习期间能够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增强综合能力和素养,进而推动学生良好工匠精神和工程意识的形成,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4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的发展对具有良好工匠精神和工程意识的人才需求逐渐增多。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土木工程专业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结合新工科理念的发展要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构,还要通过改善课程资源、构建课程体系、创建校企合作平台的方式,促进工程教育有效自我革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武鹤,孙绪杰,魏建军.面向新工科的土木工程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6):12-16.
[2]杜二霞,方有亮,郄禄文.新工科背景下地方综合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33(18):187-189.
[3]芦白茹,麻文娜,杨光.新工科背景下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探索[J].智库时代,2019,3(35):185-186.
[4]赵淑丽,孙建恒,王军林,等.新工科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20(2):31-34.
[5]沈嵘枫,纪敏,巫志龙,等.面向新工科建设的森林工程人才培养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6):1-3.
作者:刘雅琦 单位:吉林建筑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