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给排水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
【摘 要】在给排水项目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的发生。给排水项目施工质量的控制涉及人员素质、材料质量及工艺水平等几方面,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和企业的效益。根据多年施工经验,对给排水项目施工过程各阶段质量控制的要点以及主要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
1. 引言
近年来,住宅项目给排水工程质量要求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问题。住宅项目给排水工程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便利程度,因此,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合格的重要措施。根据已有经验,注重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可以使施工过程有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住宅楼给排水工程施工流程按照施工进度可分为:预留孔洞和预留套管,管道的制作和安装,设备和卫生器具安装及金属套管的油漆和防腐等。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从业经验对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总结。
2. 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2.1 强化施工队伍的人员素质。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队必须制定施工计划、进度安排、质量控制要求、安全用电管理等措施。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和质量管理应具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
2.2 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关键的分项、分部工程应分别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必须按规定程序审批后执行,有变更时要办理变更审批。
2.3 给排水设备材料的品种、规格很多,为确保设备材料的质量、安全性能和降低成本,宜进行统一管理和采购。相关采购部门应根据给排水施工图设计的型号规格,按照给排水施工的具体要求进行采购。采购的设备材料应提供相应的质保书、合格证、测试报告等技术保证资料,部分材料应经过当地质检部门检查合格。对进货到场的设备材料要做好防雨、防锈及防碎等防护工作。
2.4 工程施工中各分项工程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且在完成后进行严格自检。各分项工程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所有隐蔽分项工程应进行隐蔽验收,规定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其后分项工程或下道工序。
3.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3.1 预留孔洞和预埋套管。
预留孔洞当与土建施工同步进行时,在土建部分装好分层模板扎钢筋时,按设计图纸在混凝土楼板、梁、墙上标好预留孔、洞、槽,将管道及设备的位置、标高尺寸测定,并将预制好的模盒、预埋铁件固定在附近的钢筋上以保证牢固。不同层同一位置的留孔应吊线保证基本垂直。钢套管要求预埋,也同样要调好水平或垂直并做好固定,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应有专人配合校对及看管模盒或管件,以免发生移位。如果工期不是很紧,在建筑结构开始施工到封顶期间,尽量不要进行管道施工。因为如果在这一阶段进行管道安装和其他工种交叉作业,管道易受到损坏或者有砂浆等杂物进入管道,产生质量隐患。所以在这一阶段,给排水分部工程的施工工作主要是对预留孔洞和预埋套管的控制。
虽然预留孔洞和预埋套管阶段的工作量不大,但是对后期的管道安装和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阶段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有:(1)必须注意和土建施工的密切配合,关注其施工进度。(2)套管制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施工图集的要求。(3)预留孔洞和预埋套管的位置必须正确,固定牢靠,不能有遗漏。(4)在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安排专人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 管道制作和安装。
3.2.1 支、吊、托架的安装。
管道明装或暗装在吊顶内时,需要设置支、吊、托架,支、吊、托架应符合的规定为:(1)位置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2)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应牢靠。(3)滑动支架应灵活,滑托与滑槽两侧间应留有3~5mm的间隙,纵向移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4)无热伸长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垂直安装。(5)有热伸长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向热膨胀的反方向偏移。(6)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在按图施工的基础上,可考虑将平行走向的不同管线合并支、吊架,整齐美观的同时也节省了支、吊架材料及安装工时,且便于日后维护。在地下室管线繁多时尤其突显合并支、吊架的优势。
3.2.2 干管和立管的制作和安装。
在建筑结构封顶之后,土建施工单位开始进行墙面粉刷和地面找平,安装公司应注意和土建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开始进行给排水干管和立管的施工。这一阶段的施工工作包括:支吊架的制作安装、立管的制作安装、干管的制作和安装。
这一阶段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有:(1)管道制作特别是镀锌钢管的套丝质量要严格控制,管道连接接口要严密。(2)立管安装前须吊垂线,保证管道的垂直度。(3)管道安装牢固,支吊架的安装要符合规范要求。(4)塑料管道须安装伸缩节,排水立管上按照规范设置检查口。(5)管道井内的隐蔽管道隐蔽前须进行隐蔽验收,如果管道井内有给水立管须进行试压实验,验收合格后方可隐蔽。(6)立管安装施工中断时,须做好上端管口的掩盖,防止杂物进入。
3.2.3 支管及附件的制作和安装。
给水支管安装有暗装和明装两种方式。暗装管道需在砖墙或地面上开凿管沟,道安装验收后再用砂浆掩盖。这种安装方式虽然更能满足美观的要求,但是由于建筑质量会产生一定影响并且管道检修困难,所以在建筑毛坯房建设中,一般很少用。明装的给水支管沿墙面铺设,需要在墙面上安装管卡。排水支管也有暗装和明装两种方式。暗装时,卫生间的地平标高和卧室、客地平标高之间留有一定的高差,排水支管铺设安装后再用石子填塞,粉刷地面。的排水支管是在下层卫生间的吊顶内安装,需要安装吊架。暗装方式不仅美观,避免了日后上下层居民产生纠纷的隐患。另外,和给水管道不同,由于排水管道不承压管道,所以管道损坏的几率很小。当然,排水支管暗时,最好是直管埋设,必须转弯时应安装清扫口,以防止管道堵塞和便于堵塞后道清理;隐蔽前须经过灌水试验,检查无渗漏后方可隐蔽。
这一阶段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有:(1)给水镀锌管不允许焊接,须丝扣连接,丝扣接口根部要有外露螺纹,管螺纹要做防腐处理。(2)管道安装牢固,支吊架的安装要符合规范要求。(3)接口的插入深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保证接口的严密性。(4)支管送到用(排)水点的位置,标高应严格符合设际要求。(5)排水支管顺水流方向的坡度须符合设计要求。(6)阀门安装时应将阀门关闭,以免杂物进入影响阀门严密性,单向阀门安装应注意阀门进出口方向和水流方向相一致。
3.2.4 管道吹洗和试验。
管道安装结束后应该进行管道的各项实验,检查管道系统的严密性,给水的管道还应进行吹洗,以满足卫生要求。试验内容包括:给水管道的压力试验、排水管道的灌水试验、排水管道的通球试验。试验时出现问题应寻找原因,整改后重新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验收。
当管道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管材时,并且每种管材的管段长度具备单独试验条件时,可分别按其管材所规定的试验压力、允许压力降和允许渗水量分别进行试验;管道不具备分别试验条件的必须组合试验,且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遵守从严的原则选用不同管材中的管道长度最长、试验控制最严的标准进行试验。水压试验的管段长度不宜大于1.0Km;采用弹簧压力计时,精度≮1.5级,最大量程宜为试验压力的1.3~1.5倍,表壳的公称直径不宜<150 mm,使用前经校正并具有符合规定的检定证书;水泵、压力计应安装在试验段的两端部与管道轴线相垂直的支管上。水压试验:停止注水补压后,稳定15 min,当15min后压力下降不超过下表中所列允许压力降数值时,将试验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并保持恒压30min,进行外观检查若无漏水现象,则水压试验合格。
3.3 设备和卫生器具的安装。
设备和卫生器具安装必须在管道吹洗和试验合格后进行。设备和卫生器具的安装放在施工过程的最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成品的保护,防止其他工种在作业时对设备和卫生器具造成损害。同时,由于安装工程的设备器具属于贵重物品,便于拆卸,所以还要防盗。
这一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有:(1)设备和卫生器具的安装位置必须正确,洗脸盆和洗菜盆的安装标高要符合使用要求,安装要牢固。(2)卫生洁具的安装,宜采用膨胀螺栓固定,且要加软垫。如用木螺丝固定,预埋的木砖须作防腐处理,并应凹进墙面10mm,安装坐标、标高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3)地漏埋设要考虑地面坡度、面层厚度,以免造成地面流水倒坡而影响地面及墙面的防水性能。(4)对于安装在轻质隔墙上的卫生器具一定要采取有效的夹锚固定措施,并且锚固点不能明显外露,以免既不安全又影响美观。
3.4 金属管道的油漆和防腐。
这一阶段是施工过程的扫尾阶段,但它也是整个给排水工程的形象工程,它可以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增加其美观性。消防给水管道必须刷红丹防锈漆,金属支管须进行镀锌或刷防锈漆,埋地铺设的引入给水管是金属管材时,必须做防腐处理。
这一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为:(1)镀锌钢管丝扣连接,由于外力作用下破坏的镀锌表层要及时刷防锈漆保护,管道连接完外露丝扣要及时用防锈漆保护处理。锈蚀清理干净,可增强油漆涂刷附着力,避免脱落现象。(2)防止油漆涂刷色泽不均匀,有气泡,流淌和漏涂等缺陷。(3)焊口外露要及时做防腐处理,涂刷防锈漆均匀,环形口整齐。
4. 结束语
给排水工程是建筑物的血液运输系统,它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住宅楼能否正常运营。为了保证其质量,提高建筑使用功能和效果,需要对施工过程中人员素质、材料质量、工艺技术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控制。根据多年从业经验,对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原则和施工过程中各重要环节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总结,可供同类工程今后借鉴引用。
参考文献
[1] 陈琳.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分析[J], 广东建材. 2010,(3):139~140.
[2] 何祥稳. 探讨住宅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J]. 科技资讯, 2008, (20):136-139.
[3] 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9.
[4] 司武松. 如何加强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J], 科技向导. 2010, (5):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