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建筑知识>施工技术

植筋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做,植筋又是一项什么杨的施工技术

 更新时间:  编辑:江小毕


植筋在加固补强行业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建筑工程技术。当浇筑混凝土后发现之前的钢筋绑扎有少筋现象或钢筋型号比图纸要求的型号小时需要植筋;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在二次结构砌筑时没有事先预留构造柱钢筋或墙体拉结钢筋,这时也需要植筋。植筋技术有着不可多得的优点,运用这种技术可植入普通钢筋或螺栓式锚筋,是一项针对混凝土结构较为快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可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施工工艺流程  

弹线定位→钻孔→洗孔→注胶→植筋→固化养护→抗拔试验→绑筋浇混凝土。

 

钢筋的破坏形式  

植筋技术的成败主要取决于混凝土基材质量、钢筋质量、粘结剂强度、钢筋植入混凝土深度及施工温度等因素。植筋连接的破坏形式主要有钢筋拉断、胶和混凝土之间粘结破坏、胶和钢筋之间粘结破坏及混凝土粘结复合锥体破坏。植筋锚固工程发生破坏的原因较为复杂,但均可通过选用合格的结构胶、控制植筋的锚固长度、合理确定承载能力以及保证施工质量等措施来保障工程质量。

植筋锚固过程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1)植筋锚固材料的选择。但植筋作为受力结构的一部分,须考虑延性、耐久性等各方面性能,不能以单独的强度指标作为唯一判别标准,否则会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如采用乙二胺作改性环氧树脂固化剂的胶,其短期强度高,价格低,但毒性大且又呈脆性,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2)植筋锚固使用部位的问题。现行多种规范对现浇混凝土结构钢筋搭接锚固的使用部位做了限制性规定。而在相关标准中对机械连接、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延性规定的要求也较严格,并在设计规范中对其使用的部位有一定的限制。当前对植筋的锚固及搭接和连接形式没有相应的操作规程,也缺乏系统的试验参考依据,因此在植筋施工中要区分抗震结构和非抗震结构,区分结构的部位,从而有效降低不安全因素。  

(3)植筋锚固长度问题。钢筋锚固长度是个较复杂的问题,植筋锚固粘结强度包括钢筋表面与锚固材料间的摩擦力、钢筋表面与锚固材料的粘结力、带肋钢筋摩阻力、钢筋滑动的机械约束力、锚固材料与混凝土孔壁间的摩擦阻力等。在考虑这几个因素的同时,锚固长度除依据承受荷载类型等因素外,还取决于锚固或连接部位混凝土的强度、约束条件、横向配筋等。  

(4)清孔不净。按施工工艺要求,需要植筋的位置首先要使用合理的工具,按设计要求成孔。如不严格按工艺去做,后果很可能是因为清孔不净而使所植钢筋的抗拉拔力达不到设计值。 

(5)配合比有问题。目前工程中所使用的结构胶粘剂,有大部分为现场计量、现场混合型,这就要求胶粘剂的配兑人员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责任心。  

(6)引气不充分,使胶体存在气泡。在某些孔径比较小的情况下,由于施工人员经验不足,在注胶时速度过快,如果又是从上封堵式注入,难免孔内存有大量气体,当钢筋插入时又没采取必要的引气措施,则会导致看似胶液饱满、从孔端外溢的现象,而实际粘结面积却远远达不到验收标准。  

(7)混凝土强度过低。在植筋锚固施工中,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不仅有工艺方面的因素,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要求,当混凝土强度低于C20时,即使锚固深度很深,严格按工艺施工,也很难满足设计的抗拉拔能力。  

(8)前期扰动。任何胶粘剂在未达到一定强度之前,是不能进行扰动的。如果前期进行扰动,它的胶粘性能就会丧失很多。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