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现场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七步法”
近些年随着环保政策持续高压,导致混凝土原材的获取难度和价格持续走高,导致混凝土的质量每况愈下,我们在网上经常看到与混凝土强度严重不符合要求的相关新闻,因此如何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已成为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管理环节。
混凝土施工质量决定建筑物的质量,因此在施工中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的管控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在施工中如何控制混凝土质量呢?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下我对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一、控资质
首先混凝土搅拌站具备材料供应的有效资质是控制混凝土质量的第一步,只有符合资质要求的搅拌站才能为混凝土供应提供基础保障。
混凝土供应商选定前,我们需进行一系列的考察工作,例如:搅拌站离项目距离、搅拌站的运输能力、生产能力、搅拌站的过往业绩等。在选定混凝土供应商后需要求其提供相应的资质,例如:资质证书、营业执照等文件。
二、控原材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项目部应组织人员到搅拌站对原材料进行验收,通过目测等方法,检查材料的外观质量。
1、水泥
重点检查水泥的生产单位、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随车“产品质量合格证”。按同一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的水泥,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检一次,或按出厂编号对必要试验的项目进行复检,随到随检,发现异常,立即报告试验室主任及相关人员。
通过胶砂稠度初步对比水泥的需水量,定期进行配合比试验,跟踪生产、运输、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用水量及状态的变化。注意观察不同时期的水泥颜色,如果水泥颜色突变,则要慎重使用,避免工程事故,及时发现水泥中的掺合料或熟料变化、调包、误用粉煤灰等。3d和28d强度发展情况,总结水泥胶砂强度发展规律,发现3d强度偏低应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水泥应选择强度稳定,与外加剂相容性好,便于操作控制的大厂水泥。
2、砂
重点检查砂的细度模数、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率、杂物等。砂子应先进行目测含泥量、泥块含量等指标,同规格的砂以400m³(或600t)为一批次,不足400m³(或600t)时,检验一次,对于砂质量稳定、进量较大时,可以1000t检验一次。
初步判断砂质量的好坏,主要靠“看、捏、搓、抛”的方法。
“看”,抓一把砂摊在手心,细看粗细砂粒分布的均匀程度,各级颗粒级配分布越均匀质量越好;
“捏”,砂含水率的高低通过手捏,捏后观看砂团的松紧程度,砂团越紧证明含水率越高,反之越低;
“搓”,抓一把砂在手心,用两手掌搓后,轻轻拍手,看手心上粘附的泥层,泥层越多且黄则证明砂含泥高,反之含泥低;
“抛”,砂经捏后在手心抛一抛,若砂团不松散,可以判定出砂细、含泥或含水较高。
3、粗骨料
重点检查石的规格、颗料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料含量、杂物等。石子应先目测含泥量、泥块含量等指标,对同规格的石子以400m³(或600t)检验一次,不足400m³(600t)时,检验一次。对于石子质量稳定、进量较大时,可以1000t检验一次。
目测碎石质量好坏,主要靠“看、磨”的直观方法。
“看”,是看碎石的最大粒径以及不同粒径的碎石颗粒分布的均匀程度,可以初步判断出碎石级配的好坏,看针片状颗粒分布多少,可以估计出碎石对混凝土和易性和强度的影响程度大小;看碎石表面附着尘粒厚薄程度,可以分析出含泥量的大小;看干净的碎石表面晶粒分布程度,结合“磨”(两粒碎石对磨)可以分析出碎石的坚硬程度。
4、外加剂
重点检查外加剂的生产单位、外加剂品种、随车“产品质量合格证”。做到车车进行水泥净浆或者混凝土试验对经时损失检测,合格方可入罐。混凝土外加剂,通过目测观察颜色,可以大致判断出是萘系(褐色)、脂肪族(血红)还是聚羧酸(无色或淡黄色),当然,还有萘系和脂肪族复配后的产品(红褐色),从气味上也能判断减水剂的品种。
5、掺合料
重点检查掺合料的生产单位、掺合料的品种、随车“产品质量合格证” 。粉煤灰感观质量的判定,主要用“看、捏、洗”的简便方法。
“看”,则是看粉煤灰的颗粒形状,若颗粒是球形,证明粉煤灰是原状的风道灰,反之则是磨细灰。
“捏”,用拇指和食指捏,感受两指间的润滑程度,越润滑,则反映粉煤灰越细,反之则越粗(细度大)。
“洗”,用手抓一把粉煤灰捏后用自来水冲洗,若附着在手心的残余物很易被冲洗干净,则可以判断该粉煤灰烧失量小,反之残余物较多不易冲洗则说明粉煤灰烧失量偏高。
三、控配比
混凝土配合比作为既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合格情况下对混凝土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又一重要因素, 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管控工作是对混凝土成品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主要分为混凝土试验配比、施工配比两大类。
1、试验配比
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应根据设计强度等级、环境作用、耐久性、工程要求、工作性等要求确定。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包括抗渗混凝土、抗冻混凝土、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条件下,亦可参照上述规程,经过试配确定。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积累资料,为合理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提供依据。
2、施工配比
混凝土生产前,项目部试验人员需提前查看商砼站试验室出具的《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和开盘鉴定,根据当时的砂石含水率、天气、气温情况及生产计划,检查其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数据是否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若满足要求,方可经拌合站试验人员将配合比参数输入到搅拌机电脑内锁定,在正常情况下,施工配合比一经锁定,任何人不能再随意改动,同时混凝土配合比标识牌上的数据应根据实际生产及时更新。
四、控塌落度和试块留置
1、控塌落度
(1)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包括坍落度、坍落扩展度、维勃稠度等,在现场测定混凝土坍落度。坍落度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坍落度无法满足要求时应要求厂家技术人员现场调配或退货,严禁私自加水拌合。
(2)应对每车的混凝土混合物进行塌落度检查,并填写混凝土坍落度记录;混凝土混合物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值应以毫米为单位,测量精确至1mm。
2、控试块留置
混凝土试块制作和送验工作非常重要,试验报告是评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数据,因 此要予以高度重视。
除按规范要求制作各种抗压、抗渗试块和同条件养护试块外,尚须制作测定混凝土 早期强度的试块,以便为拆模提供依据。
(1)现场混凝土试块的取样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 100 盘,但不超过 100立方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2)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 100 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2)对现浇混凝土结构,其试块的留置尚应符合以下要求:
1)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 1000立方米,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每 200立方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一现浇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同一单位工程每一验收项目中,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一组拆模试块(同条件养护),规范要求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与部位应根据实际需要与监理共协商确定;
(3)抗渗混凝土试块的取样应符合以下规定:
1)连续浇筑混凝土量 500m3
留置一组(6 块)混凝土抗渗试块;
2)每增加 250~500m3
混凝土,应增加留置一组(6 块);
3)如果使用材料、配合比或施工方法有变化时,均应另行按上述规定留置;
4)抗渗试块应在浇筑地点制作,在标准养护室中养护,与现场相同条件下养护的试块,留置部位和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与监理共同协商确定。
(4)按确定的部位和数量留置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达到等效养护龄期 600ºC.d 时试压,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 14d,也不宜大于 60d,这项工作是混凝土验收时的必要条件,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3、每组三个试件要在同一罐车混凝土中抽取,试件管理工作从试模选择、试件取样、成型、编号以至养护等,要指定专人管理,以提供试件的代表性,正确反映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标准养护的混凝土抗压试件养护期为 28d,现场设置标养室,混凝土试块须养护在 20±2ºC 的养护池中。
五、控浇筑
1、基本要求
(1)、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
(2)、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模板内或垫层上的杂物。表面干燥的地基、垫层、模板上应洒水湿润;现场温度高于35℃时,应对金属模板进行洒水降温;洒水后不得有积水。
(3)、柱、墙模板内的混凝土浇筑倾落高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当不能满足下表的要求时,应加设串筒、溜管、溜槽等装置。
(4)、混凝土浇筑前需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混凝土浇筑令》签字。
2、混凝土浇筑入模
混凝土运至现场后,应尽量及早浇筑入模,在浇筑过程中,发现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处理;喂料前罐车应用中、高速旋转拌筒,使混凝土拌和均匀,避免出料的混凝土的分层离析并禁止加水;反转卸料应配合泵送速度均匀进行,避免集料斗内混凝土溢出或低于高度标志线;暂时中断泵送作业时,拌筒应处于低转速状态;派专人监视集料斗上的网筛,以防粒径过大的骨料或异物进入泵管造成堵塞,并严禁将质量不符合泵送要求的混凝土入泵。
3、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浇筑必须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振捣工作应由有多年混凝土振捣实践经验的 作业人员负责,混凝土振捣要做到“快插慢拔”,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避免漏振过振现象,一般为 20~30s,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振捣混凝土插点可以采取“行列式”或“交错式”次序均匀排列移动,插点间距为振动棒作用半径的 1.5 倍,即 450~600mm 之间,插点不宜紧靠模板,距离模板为150~200mm 之间,并应尽量避免碰撞模板、钢筋、预埋件等。
现场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应有专职管理人员监督实施并进行指导。
4、混凝土施工部署及浇筑顺序
(1)中间区域域混凝土的施工范围以后浇带为界划分的,距浇筑点最远达 45-50m,浇筑混凝土以固定地泵为主。
(2)地下一层浇筑混凝土以汽车泵为主,以固定地泵为辅,即有条件采用汽车泵则用汽车泵,如没有条件采用汽车泵则用固定地泵。
(3)地泵泵管采取一次接长到最远处,由远而近、边浇边拆的方式,在同一区域内的混凝土,应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浇筑,泵管端头接 5m 软管,通过混凝土自由流淌考虑每侧 2-3m,一条泵管线浇筑面控制范围可达 15m 宽,这样每次浇筑需布置 3-4条泵管线和 3-4 台混凝土固定输送泵。
(4)混凝土输送泵每小时最大理论排量为 50m3 /h,以平均实际每台 30m3 /h 计,三台 90m3 /h,考虑到连续均匀性,每次浇筑混凝土控制在 8h 左右。
(5)场内交通流的控制对混凝土浇筑顺利与否至关重要,所以每次开盘时场内设交通指挥,指定进、出场口,并建立场内外通讯联络系统,根据场内外交通情况、场内浇筑速度随时调整搅拌站出料速度。
(6)采用斜面推进分层浇捣的方法组织施工,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为 1:8,每浇筑0.7m 厚浇筑层可推进 5.60m 左右,需浇筑混凝土 120m3,供应 120m3混凝土约需 1.5h,即混凝土浇筑按 1.5h 循环一次(少于对混凝土初凝时间 6-8h 的要求);施工过程中每一循环一次可拆除两节混凝土输送管。
(7)地泵就近布置在浇筑面的基坑边,就位时泵车的四角用木料支垫,使之保持平稳;因基坑围护对周边的地面荷载有限制,地泵能否设置在基坑边,尚须由设计院验算确认。
(8)中间区域布管时,先在泵机出口处设置一段弯管,接着泵管平行地下板墙一段(3 倍以上垂直距离)直线,然后直线接到浇筑起始点或在环板内口或环板上预留孔处垂直向下转折,最后直线接到浇筑起始点;炎热天气应对泵管进行覆盖,必要时浇水降温。
为防止混入空气产生阻塞,泵送混凝土前要先用同配合比去石子的水泥砂浆或水泥浆润湿输送管内壁。
在浇筑面上搭设钢管支架,泵管固定在支架上,搭设的钢管架子应高出混凝土作业面,泵管架随泵管边浇边拆,泵管架之间的间距按每节管长 3000mm 考虑;安装输送管道应符合线路短直,转弯缓少,接头严密且少的原则,同时应注意不使管道直接与结构模板和钢筋接触。
(9)对模板及其支撑架、钢筋、保护层支垫、予埋件、后浇带和予留孔洞进行检查,进行隐蔽验收,各项资料符合要求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10)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下料方式,要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捣后一层混凝土,振捣棒插入前一层混凝土 50mm,可采取二次振捣法,以保持良好接槎,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在浇筑混凝土时,要经常观察,当发现有混凝土不密实等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
(11)混凝土在浇筑和静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裂缝,表面裂缝应在混凝 土初凝前予以闭合,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混凝土获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以防止接缝处出现裂缝。 浇筑后须在混凝土初凝前用刮尺抹面和木抹子打平,使上部骨料均匀沉降,以提高 表面密实度,减少塑性收缩变形和表面水分蒸发,控制混凝土表面缝裂。
混凝土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必然会有游离水析出,要设法将积水排除;当混凝土 表面泌水消去后,再用木抹子抹压一道,以减少混凝土沉陷时出现的表面裂纹。
(12)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撑、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 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5、节点处混凝土浇筑
(1)剪力墙、框架柱混凝土浇筑
浇筑前须注意模板湿润,将墙脚用砂浆封堵,防止漏浆,浇筑须注意接浆处理,底 部应先浇筑一层 50mm 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特别注意墙、柱根施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防止烂根和振捣不密实,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振捣,振捣棒不得触动钢 筋和预埋件,模板外挂附着式振动器;每层浇筑高度必须控制在 600mm;振动棒须插入下一层混凝土中 50-100mm;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完毕,如必须停歇,间隔时间不超过 2 小时。浇筑完后,应随时将伸出的钢筋整理到位。
(2)梁、板混凝土浇筑
注意模内杂物清理和模板湿润;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将楼面标高反映到柱筋上;核 心筒为方便下一步墙柱混凝土浇筑,需预留下料和振捣孔,孔洞采用 300*300mm 木盒做模具。 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振实后再下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楼板面必须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严格控制混凝土标高,找平时拉对角水平线进 行控制;混凝土找平搓毛分三次进行,第一次用刮尺刮平,第二次搓毛在刮平后 1~2 小时后进行,第三次搓毛在终凝前进行;搓毛时如有浮浆,应将浮浆剔除。 下料时平台混凝土不应堆得太高,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振捣器交替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
(3)不同标号梁、柱混凝土浇筑
当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梁混凝土一个等级时,梁柱交接部位混凝土随柱混凝土强 度等级浇筑。
当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梁混凝土二个等级时,梁柱交接部位混凝土随柱混凝土强 度等级浇筑,此时应先浇筑柱的高等级混凝土,然后再浇筑梁板的低等级混凝土,但应采取临时隔离措施和调整浇筑方法,使低等级混凝土不扩散到高等级混凝土的结构部位中去,以确保高强混凝土的结构质量,交界处范围划分具体详见《结构设计总说明中》。
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交接处位置及设计要求详见《结构设计总说明》所示,采用临 时隔离措施,浇筑混凝土时先浇筑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再浇筑低强度等级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时在每一浇筑点设置两台泵,一台泵浇筑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另一台泵 浇筑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按先高后低的原则交替浇筑。
(4)楼梯混凝土浇筑
楼梯段混凝土应自下而上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 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初凝前压实。
六、控养护
养护是混凝土浇筑后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是保障结构安全的重要一环,所以混凝土 浇筑后必须及时覆盖、浇水养护。
基本要求:
1、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配置的混凝土,不应小于7天;采用其他品种的水泥时,养护时间应根据水泥性能确定。
2、采用缓凝型外加剂、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配置的混凝土,不应少于14天。
3、抗渗混凝土、强度等级C60及以上的混凝土,不应少于14天。
4、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天。
5、地下室底层墙、柱和上部结构首层墙、柱,宜适当增加养护时间。
6、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堆放物料、安装模板及支架。
混凝土养护方法主要有洒水养护、覆盖养护、喷涂养护。
七、控检查
1、混凝土强度检测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跟踪混凝土的实时强度,有条件的项目可以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2D和28D分别检测混凝土强度,保证能够实时知道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
2、混凝土缺陷处置
混凝土构件在拆模后,项目部应第一时间对构件成型质量进行检查,对混凝土构件出现的质量缺陷如:漏振、夹渣、蜂窝、麻面、漏筋等缺陷按照专项处置方案进行处置,并留存处置记录备查。
以上是我对混凝土全过程控制的一些经验及做法,各位有更好的做法或建议的,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