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裂缝防治
摘要: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混凝土裂缝问题是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裂缝的出现对结构使用功能、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严重者甚会危及结构的安全,造成建筑物的严重破坏和倒塌。为了防止和减轻混凝土裂缝对建筑物的损害,特别是尽可能减少有损害的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从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入手,采用各种具体的预防措施,下面就常见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介绍相应预防措施和处理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14(C)-0143-01
一、干缩裂缝
(一)原因分析。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水泥浆中水分的蒸发会产生干缩,且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相对湿度越低,水泥浆体干缩越大,干缩裂缝越易产生。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宽度多在0.05 0.2mm。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
(二)预防措施。1、选用收缩量较小的水泥,一般采用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降低水泥用量。2、混凝土的干缩受水灰比的影响较大,水灰比越大,干缩越大,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尽量控制好水灰比的选用,同时掺加合适的减水剂。3、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4、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冬季施工时要适当延长混凝土保温覆盖时间。
二、塑性收缩裂缝
(一)原因分析。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较短的裂缝一般长20 30cm,较长的裂缝可达2 3m,宽1 5mm。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
(二)预防措施。1、选用干缩值较小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严格控制水灰比,掺加高效减水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减少水泥及水的用量。3、浇筑混凝土之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均匀湿透。4、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者潮湿的土工布等,保持混凝土终凝前表面湿润。
三、沉陷裂缝
(一)原因分析。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特别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沿与地面垂直或呈30°